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设计观念:

  1. 力求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2.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3. 教学主干清晰,支脉丰实;

  4. 扎实、朴实、创新相结合;

  5. 重视教学即时生成和互动;

  6.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 教师“平等中首席”体现;

  8. 感悟积累运用;听说读写;教学内容等几线同时穿插进行;

  9.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0. 问题任务驱动,从问题走入走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预设目标:

  1.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左顾右盼、津津有味”等成语意思;

  2.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猴子的“野性”和“人性”;

  3.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感情,认识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和睦相处。

  教学预设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读成语:不翼而飞一跃而起眼疾手快左顾右盼一拥而上津津有味

  (指名→注意纠音“一、不的变调”→如果我们在写“翼”是要注意什么?)

  二. 精读课文:

  1. 读课题,“怪课”是指什么?假如我在课题的前面加一个(  ),请同学们想想,这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呢?(稍停)

  2.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证明你的观点。

  3. 生自由读课文。

  4. 小组合作交流:我们交流有两个目的,如果你有观点了,经过交流后你会有更多的观点;如果你还没有观点,那你经过交流后或许能从同伴那里得到启发。

  三. 交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