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的教学设计案例(2)

时间:2021-08-31

成功启示

一、喜欢表演是学生的天性

  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的表现欲特别强,他们喜欢表演,渴望表演,他们把表演当作一种游戏,可以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它们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天真活泼好动的儿童有很强的想像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表演课文的活动,正在情理中,十分符合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表演可以更好地学好语文

  课堂上表演是学生创造性的阅读,把书读活。“在编演的过程中,大量的语文实践是积淀语感、唤起想像与联想的最佳机遇。”学生将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进行内化,转化为适合表演的口语化语言。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驱使他们进行深入的学习、求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把这生活表演搬入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精选适合的内容,以全新的感觉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调动爱学语文的情感。表演是课程内听说读写的整合,是各个学科的有机整合。是对文本的再加工、深加工。是一种全息的、全方位的学习语文的方式。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科更多资料!本站(本站)地址:

  把表演带入课堂,一改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主动参与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展示学生自己的才华。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得以实现。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故事性强的文章,来恰当地运用表演,让表演走进课堂,深入课堂,这将是我们教师积极追求和努力探索的。

三、编演课本剧是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一种很好方式

  编剧,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排练,让学生在动中发展;表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评价,让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

  课本剧表演后,要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努力创设老师、个体、小组、群体评价学习成果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既总结了经验,又知道了不足,为以后更加成功地编演课本剧提供了一面镜子。

  要想表演好,单靠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是不够的,它需要各个学科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它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四、表演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表演可以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语言表达和非言语表达能力。

  表演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演,“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刻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养。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文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表演艺术,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独特方式。学生兴趣浓,演得活,演得新,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表演中求知,在表演中求发展,让表演为语文学习服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以课堂表演为契机,更会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的学习方式进入注重“体验的新境界”。

  一方面把阅读课文的思想内涵和评议形式,能动地转化为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在表演过程的评价观上,又重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从而促进了学生在情感、认识和生理、心理上的全面发展。

五、课堂表演形式也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只有创新才能永远得到人们的喜爱。我们的表演可以是个体表演、小组表演和集体表演,也可以采用单项表演,或综合表演,可以在上课时表演,也可以在上课前、上课后进行表演。角色可以固定,培养艺术之星;也可互换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可以是演员,也可以是编剧、导演和观众;老师可以是导演、评论家,也可以是演员和观众。当然,我们的一切始终是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宗旨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六、在表演型的课堂中,老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加强

  表演型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堂常规可能受到冲击,老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则要加强,既要维护学生的热情,也要维持正常的秩序,使课堂“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同时,老师在学生语言中给予必要的点拨和提升,落实训练点。老师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上要作适当的指导,在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要予以正确引导,始终保持课堂旺盛的生命活力。

【《狼和小羊》的教学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1.狼和小羊教案的教学设计

2.《狼和小羊》的教学设计

3.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

4.《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

5.狼和小羊教案设计

6.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7.狼和小羊

8.小学《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