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2.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1.复习植物的吸收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引导同学们思考:植物体通过吸收作用吸收的水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何用途呢?



2. PPT呈现以下内容:



(1)一株玉米在完成生活史的.历程中,所吸收的水量以及在其体内所保有的水量。



(2)夏天,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图片。



引导同学思考:这两种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展示课题:植物的蒸腾作用,并板书



1.回忆植物的吸收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并初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阅读、观察PPT所呈现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明确思考问题的中心。



联系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



2.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1.思考: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



2.引导同学分析对比A组与D组的实验结果,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注:(1)提示观察思考顺序,①塑料袋壁的现象;②容器内的水量变化;③上述两个现象之间的联系;④控制水分散失的主要结构;⑤水分是通过何形式由植物体内到达塑料袋壁的;(2)可提示同学们回忆“叶的结构”;(3)此处若有同学对实验过程有疑问,须说明,并引导同学们思考提高实验科学性的措施。若无,则在课堂小结时说明。下同;(4)视学生探究活动情况,播放视频“植物的蒸腾失水”。



3.要求学生对比思考:展示实验与自身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1.防止水分直接从液面蒸发。



2.得出:①A组塑料袋壁上出现明显的液滴(水分);②A组容器内的水分明显减少;③容器内水分通过植物体散失;④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叶片气孔;⑤水蒸气;



3.反思自身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1.以学生自身的案例,让同学进行对比,发现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同时也激发同学的思考。适当提示,有利于学生切入。



2.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对实例分析,进行小结①,形成蒸腾作用概念



引导学生总结出蒸腾作用的关键词,并板书。



1.得出概念关键词:



水分运动方向:由植物体内到植物体外;



水分形式:水蒸气



水分出口:气孔



本质:水分散失



2.形成概念: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是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1.对实例分析进行小结,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2.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概念进行分解,有利学生把握。落实教学目标。



4.阅读教材,再识概念。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课本P91页第一段的内容,并要求同学注意限制性的词语。



2.提问: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了,如何补充?



注:可提示学生回忆“吸收作用”。



3. PPT展示“水分吸收与散失的途径”图片



1.阅读教材并,圈出关键词。



2.学生思考后得出: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由茎到达叶,以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作好笔记。



1.回归、体会教材,提升学习成果,强化概念。



2.拓展、延伸,完善概念,并以图片加以强化。



5.课堂练习



1. PPT出示练习



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由()调节



A.植物体生命活动需要水分的量B.光合作用



C.植物体叶的多少D.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2.引导学生回忆“实验一”装置所处的条件,阅读教材中二处“在温暖、有阳光”,思考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中讨论的第2题。



1.回答问题



2.思考问题



1.运用概念,加深理解。



2.合理运用教材,让学生重视教材,形成细心阅读和体会教材的习惯,并转入下一小节的学习。



6.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引导同学分析A、B、C、D四组实验结果中水分减少量的差异,要求学生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思考与练习2” 问题1-3。追问曲线I代表装置C、D说明什么?



2. PPT展示不同植物上、下表皮气孔数的数据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得出结论后,PPT展示植物气孔分布的一般规律,并板书。



3.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引导同学分析9:30-10时、10-10:30时、10:30-11时、11-11:30时四组实验结果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出示蒸腾作用与温度的关系表,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考。



4.小组展示实验2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1)。 引导同学分析的实验结果,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解决“思考与练习2” 问题4。出示蒸腾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表,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考。



注: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表达。对有延伸问题的同学,可提供一定的方法,在课后验证。



1.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1)曲线Ⅰ代表装置C、D的质量变化,因为这两装置几乎没有发生蒸腾作用;验证了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完成。



(2)曲线Ⅱ代表装置B,曲线Ⅲ代表装置C;



(3)叶的上下表面气孔的数目是有差异的;



得出:气孔(叶片)的数目会影响蒸腾作用。



2.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1)陆生植物一般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气孔数,水生植物一般上表皮气孔数多于下表皮气孔数;(2)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3.学生观察分析,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蒸腾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4.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蒸腾作用随着光照的强度增强而增强。



1.课内外结合开展探究提高效率;大胆创新,改进实验设计。组织综合性探究,提高探究能力、读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归纳表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2.树立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因教材中的“建议活动”难度较大,且趣味性较差,所以采用探究活动与文字资料相结合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



7.课堂练习及小结②



组织学生完成“思考与练习1”,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小结,并板书。



完成练习,做好笔记。



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叶片(气孔)数目、温度等,并明确其影响关系。



运用概念,及时小结,落实教学目标。



8.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1. PPT展示同学们在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中所得的数据。要求同学们思考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注:观察学生反应,适当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夏天洗脸、游泳时的感觉凉爽)及出示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使叶面温度降低。



2.学生小组展示实验2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1、2),并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



1.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蒸腾作用能降低叶面的温度



2.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蒸腾作用能够促进对水的吸收,同时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述能力



2.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历的事实(或视频),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弥补教材的不足。



9.课堂练习及小结③



1. PPT出示练习



(1)下列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降低植物体的温度B.促进根从土壤吸收水分



C.提高空气温度,调节气候D.促进水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



(2)植物体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不断地运输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是来自()



A.根的吸收作用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蒸腾作用D.叶的光合作用



2.引导同学归纳蒸腾作用意义,阅读教材P92页内容,并板书。



1.完成练习。



2.阅读教材,做好笔记,在教材中划出关键字句。



1.运用概念,及时反馈。



2.回归教材,让学生重视和用好教材,落实教学目标。



10.认识蒸腾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同保护环境



1.播放视频“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及夏天人类在树荫下活动场景的图片,要求同学们思考,若是没有了绿色植物,上述的场景将会变成怎样?



2.播放“沙尘暴”视频,引导同学们认同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观看视频及图片,思考,并发表感想。



对比播放,给同学们以强烈冲击,让学生认同保护环境的理念,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11.课堂小结④



引导学生构建本节知识的概念图



画出本节知识的概念图



理清知识体系,形成概念,巩固学习效果



12.作业



同步训练中的部分练习



巩固和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预设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交流讨论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教学结束后,应重点反思以下问题:

  1.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关注多媒体展示的环节,尤其是学生展示环节的控制、引导?

  2.对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代表性问题,以及因探究活动而衍生出的新问题,该如何合理利用以及引导?需特别注意学生探究活动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控制误差的措施。

  3.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的理解?

  4.习题选择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及反馈效

【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1.蒸腾作用教学反思

2.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3.《第四节碱的通性》的教学设计

4.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5.第四节《重力》教案

6.蒸腾作用的教学反思范文

7.第九章第四节人类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

8.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