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否非死不可?(2)

时间:2021-08-31

  还有一个人曰鼎翁,曾与老文同游山水,及老文被执,他也为老文生祭,其文一千五百言。古人的文言文,四六句文章,这字数就不算少了。后来有人说了:志士仁人之心,有时尚难令人必信,文天祥的地位很高了,已经成了南宋忠臣的代表,老文若是不死,大家是不是很没面子?在厓山不是元军的对手,在气节上不能让北人小看了对手,所以就必须有一个站出来的人。生祭文天祥,就是恐其心不坚,这样就打造出了一个“人间极品”。老文若是不死,遗臭万年是不会的,遗笑万年倒有可能。有了这样的效果,宋遗民就可以说了:“呜呼丞相,可以死矣”。而其事载在史册,三尺童子亦能言之。老文还能有什么遗憾的吗?

  在南宋,还有一个江西人叫谢叠山,名枋得,号叠山。与文天祥是同科进士,比文天祥大十岁,比他晚死六年。他的名气也很不小,在中国历史上,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并誉为爱国主义的“二山”(老文自号文山)。他一生志节耿耿,贫贱不移,坚贞不屈。南宋末年,不惜倾家荡产,聚集民间义军抗击外侮。南宋灭亡后,他守怀抱节,严辞拒绝元朝高官厚禄利诱。公元1289年4月,谢叠山在被关押的元朝大都悯忠寺绝食殉国。他比老文突出的是,此人有自杀的勇气,而老文没有。不过老谢死时有六十三岁了,恐怕身体很弱,自杀容易成功。而老文才四十七岁,年富力强的,他在监狱中好好地活了三年,如果忽必烈不杀文天祥,而是继续囚禁下去,他一定也不会搞绝食的。

  老谢和老文一样,也是在元兵南下时率兵勤王,准备抗拒到底。元军至上饶,逮住了老谢的母亲,让他把儿子交出来。其母曰:老妇今日该死,不该教儿子读书,识得三纲五常,至有今日。若不读书,不知礼仪,不识三纲五常,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闲事。她话里的讽刺意味,谁还听不出来。逮他的元军拿她没有办法,只好释放。看来元军也不是那么坏。老谢没有老文这样的“照汗青工程”,故没有那么多的豪言壮语,不过他有一句名言:“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此言对后世影响很深,常被人们所引用。其中的意思是,利害不重要,是非重要;成败不重要,顺逆重要;一生不重要,万世重要。他告诉人们,为了重要的内容,可以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如果不能玉石俱焚,那么就来他个“宁为玉碎”。南宋之所以有些人不愿意与金议和,就是强调了以上的重要方面,什么成败、利害就不顾了。而老谢的万世观,也与“照汗青”有相同之处。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就发生了许多毁家抒难者,从容就义者,妇女多守节不辱者。所以有人说了,南宋之亡,不论在朝在野,不论为男为女,为三纲五常献身的,固不止文天祥也。有了这样的气节,才导致了元朝国祚不足百年。

  但是也有人说了,在南宋亡时,上不见一扶危定倾之力者,下不见一可将可相之才者。只是用空言当汗马,以玉玺投海,以少帝与元矣。这些空言能补时艰吗?文天祥不过是绮绫丛中之人,而非道学君子。南宋之亡,其实就是国家的气数已尽,别说一个文天祥,就是有十个也是没有用的。如果老天爷偏向了他,让他的理想成功,再造一个腐朽没落的南宋,那可是老天不长眼了。老天已经安排南宋及时行乐了,安排他们“熏风吹得游人醉”了,让他们“只把杭州做汴州”了,不是也有几天的好日子过吗?南宋的问题是不想让别人活,于是也有别人不想让他活了,难道这不公平吗?老天也满足了文天祥,让他的“照汗青工程”得以成功,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今天的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