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国风”的质朴风格(8)

时间:2021-08-31

  诗人李白虽属浪漫主义诗派,但他受《诗经》特别是民歌部分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明代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太白宗风骚,薄声律。”胡应麟的《诗薮》说:“太白以百忧等篇拟风雅,鸣皋等作拟《离骚》。”这正是具体的说明。同时李白接受《诗经》民歌中的优良传统是多方面的,他那些厌恶权贵的诗,不能说和《魏风・硕鼠》没有想通之处。

  杜甫对于《诗经》极为推崇。他在《戏为六绝句》中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在《夜听许十换诵诗爱而作》中又说:“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敲。”杜诗最著名的《三吏》、《三别》受国风质朴风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无家别》、《垂老别》,从诗的题旨、题材或艺术风格,和《豳风》的《东山》、《破斧》不无类似。《负薪行》写负薪妇女不能出嫁的一生之苦和《邶风》中的《谷风》尽管取材各不相同,但就其同情妇女悲惨命运,概括反映社会生活上,其实质是一致的。

  唐代诗人中,白居易也是一个力主学习《诗经》优良传统的诗人,他经常倡导“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创作原则,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诗可以说是《魏风》、《伐檀》、《硕鼠》控诉精神的发展。

  当然,无论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是其它伟大的作家,他们所继承的绝不仅仅是国风质朴的风格,他们也接受了《诗经》其它的优良传统,也接受了汉魏六朝的优秀遗产。尽管如此,“国风”中的质朴风格毕竟影响了他们以至后来的诗人,这种风格正像一条长河一样日夜不停地流了几千年,灌溉了历代的文艺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