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国风”的质朴风格

时间:2021-08-31

  《诗经》中“国风”所表现的质朴风格,从内容到章法、修辞及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诗经》中“国风”的质朴风格

  “风”是民间乐调的意思,正如前人所说,“风土之音曰风”(郑樵《通志・点序》)。“国”是地域的通称,主要指黄河流域、中原一带,所以“国风”就是地方小调。《诗经》按地名加以分类搜集,成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国风”大部分作品是广大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文学,只有少数作品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国风”中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域产生,在不同的地域流传,所以反映出不同的风土人情,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周南・关雎》等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召南・甘裳》等篇端庄、娴雅;《魏风・葛屦》等篇,爱憎分明,语言泼辣,思想透彻,感情奔放,并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关;《郑风》、《卫风》、《齐风》中的一些篇章,墨于生活小事和儿女私情等等。产生环境的各异,造成风诗风格的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风诗没有共同之处。翻阅《诗经》,仔细研读、品味“国风”中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国风”的总体风格是崇尚一种质朴的美。这种美在不同的风诗中都有体现,是一种自然的、纯朴的美,是不加任何矫饰的天然的美,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对这种风格最好的概括。这种质朴既洋溢在“国风”的字里行间,又表现在语言的运用、具体的表现手法及修辞、章法上。它显露出人民的思想意识、审美态度,反映了人民的性格特征,因而,它是崇高的。那么,“国风”质朴的风格何故得以形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