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教学反思(3)

时间:2021-08-31

  胡狄青说:“我感受到了豪气和霸气。手书中的字都不太好认甚至无法认,但很有英雄气。”

  李想说:“这根本不是在写字,这是情感在喷涌在爆发。”

  我说:“评得妙!还要仔细观察,体会整个书写过程中的变化。”

  王皓一下子就跳了起来:“老师,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毛泽.东一直都很激动,但他是越来越激动。你看他的字,从秦皇汉武开始,用笔的力量就加大了,速度也更快了,这就证明,这个时候毛泽.东的情绪就又上了一个 高潮,他的书法透露了他内心的不可抑止的激动。如果说最开始他还只是亢奋的话,到后来,他就真的沸腾起来燃烧起来了……”

  他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下边是一片共鸣声。

  我也被震动了,望着眼前这张年轻的智慧的,因为有新的发现而涨得通红的脸,我竟然有些百感交集。幸甚,我的感觉和孩子们的感觉对接──天衣无缝。

  如果以这样的角度来解读“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切疑问全部冰释。

  是的,毛泽.东是一个充满理性的领导者、思想家、历史学家,他不可能否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功劳,因此,才有了前边的“惜”、“略”、“稍”。

  但是,在这首词中,毛泽.东不仅仅是以一位共产党的领导者进入创作的,他更是以一个普通文人和普通作者的身份进入自己的创作。他是一个热血燃烧的词人,他以自己的生命和血气作为文字,先是扫射,然后是激射然后是喷射。在激情渐至燃烧的过程中 ,他不可遏制地处于爆发状态了──情感的喷发使他暂时出现了理性的“迷失”,在特定的创作瞬间,激情成就了一个傲视一切的“不可一世”的毛泽.东。

  这时候,他是一位真正的文人诗人,而不是一位需要字斟句酌的政治家。他用生命的狂放写诗,他像黄河一样咆哮了,他凌空一吼,惊天动地:普天之下,舍我其谁?  气血淋漓,“只识弯弓射大雕”,一挥而就,还不够, 再来一句:俱往矣!历史在英雄的笔下像蛛丝一样被轻轻抹去。

  这是生命的呐喊──没有顾忌,只有宣泄!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血气方刚的要改写历史的人的冲动!

  这也是《沁园 春 ·雪》之所以最打动人之所在──因为这是豪不掩饰的至情至性的创作!

  只有这样解读,毛泽.东才能走下神坛,走进读者的心灵深处。只有这样的解读,《沁园春·雪》的文气和文脉才是贯通的,文品和人品才能合二为一。《沁园春 雪》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