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英语翻译的历史状况(4)

时间:2021-08-31

  1978 年和2001 年,该书曾再版。该书选译了《女神》57 首诗中的34 首。《〈女神〉诗选》是到目前为止郭沫若诗歌唯一的英译专著,影响颇大。Mi, Jiayan在专著《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自我塑造和现代性反思, 1919—1949》(美国美伦出版公司(Mellen Press)的第一章专门讨论《女神》, 其中引诗均出自这个译本。

  1963 年,美籍华裔学者许芥昱先生编译的《二十世纪中国诗歌选集》在纽约出版,共涉及诗人44名,其中所选郭沫若的诗多达15 首,分别选自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战声集》以及《蜩螗集》,尽量照顾到了各个历史时期。它们是:《新阳关三叠》(New Auld Lang Syne,组诗三首)、《火葬场》、《鸣蝉》、《蜜桑索罗普之夜歌》(A Misanthrope’s Serenade)、《上海印象》、《西湖纪游》(Near the West Lake)、《南风》、《冬景》、《地震》、《瓶》选章、《力的追求者》、《如火如荼的恐怖》(The Terror Spreads Like Fire)、《“铁的处女”》(Iron Virgin)、《题关山月画》和《观滑冰》。许芥昱选作品完全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郭的这些诗算不上所谓的“名作”,没有《凤凰涅磐》、《炉中煤》、《天狗》或《天上的街市》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短小大概是许的标准之一。如《鸣蝉》号称是郭最短的诗,只有三行。

  1971年,美国专家戴维·托德·罗伊撰写《郭沫若的早期岁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作为哈佛东亚研究丛书之一。书里面有些作者本人翻译的郭沫若的诗,如《死的诱惑》、《励失业的友人》、《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 《怆恼的葡萄》、 《歌笑在富儿们的园里》、《力的追求者》和《匪徒颂》等。大部分都是为作者的论述服务的片断,鲜有完整者。戴维·托德·罗伊(1933-)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还曾翻译《金瓶梅》(199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