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听湖阅读答案
一、课文导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幽静:幽雅寂静。
赏鉴:欣赏鉴别(多指艺术品)。
云汀t‰ng:这里指云白色的海面。汀,水边平地。
琼台:玉石筑成的台。琼,美玉。
芳醇ch’n:芳香纯正。
恍hu ng惚h‘:神志不清。
慵y ng懒:慵困。
酣h n梦:甜蜜的梦。
汩g“汩:水流动的声音。
战栗:战抖。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溺n 爱:过分宠爱。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鲁彦(1901—1944)现代小说家。原名王衡,又名王返我,字忘我,浙江镇海人。文学研究会成员。长期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桂林创办《文学杂志》。作品多取材于乡村生活,反映旧中国悲惨的现实与世态的炎凉。著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长篇小说《野火》后改名《愤怒的乡村》等。
鲁彦是现代作家。1901年出生,原名王返我,又叫王鲁彦,笔名鲁彦。浙江镇海县人。在家乡上过几年小学,后被父亲送到上海学徒。后到北京参加了蔡元培、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还进入北京大学文学系当旁听生。受“五四”运动思想潮影响,开始文学创作,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他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二十多年,写了不少作品,解放后出版了《鲁彦选集》、《鲁彦散文选》。鲁迅先生把鲁彦的作品归入“乡土文学”一类。后来一些评论家也说他“以乡村小资产者和农民生活见长”。
鲁彦热心提倡世界语,精通世界语,用世界语翻译了许多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像《波兰小说集》、《显克微支小说集》等,当时,还把他称作“弱小民族文学的翻译家”。
1944年,鲁彦就在逃避日寇炮火的动乱生活中,贫病逝世,年仅43岁。
本文原载1934年9月1日《中学生》第47号,后收入《驴子和骡子》。据作者夫人覃英谈:“鲁彦是现实主义作家,他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四面环海的普陀山。作者面对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
2、相关知识:
1928年,鲁彦到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科搞世界语翻译。对于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他十分不满。当济南发生一起惨案时,他如实地向世界作报道,触怒了国民政府,被撤了职。后来,当局要他搞书报检查,他不干,于1927年夏跑到上海,先是失业,后是教书,并由此开始专业文艺创作。这一年,他和夫人到浙江普陀山度暑假。鲁彦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那里,面对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据覃英同志说,“鲁彦说过,他爱大海,人生就象大海。”于是写出《听潮的故事》这篇优秀的作品。
创作的缘起
“那是一九二九年暑假,鲁彦同我到浙江普陀山避暑。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屿。听潮的地点就在那里。同去避署的还有楼适夷、任钧等人,郁达夫和王映霞稍后也到了那里。楼适夷先生最近给我写信还提到那次避暑。”
覃英同志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在岛上与鲁彦一起听潮时的情景:
“我和鲁彦在岛上住了一个月的时间。鲁彦非常喜欢听海潮的声音。他喜欢大海,对潮声特别欣赏。当时,我听到潮声,感到很害怕。而他不然,他听得出,仿佛是千军万马。他常常一个人走到门外听潮声。我们住的楼房濒临大海。海潮起伏,潮声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声音。”
节选时删去的故事
课文《听潮》是从《听潮的故事》中节选并作删改而来的。《听潮的故事》写“我”和妻来到海岛听潮,被大海的美景所吸引,准备在这儿住上半个月以尽情地享受一下大海的美。可是岛上忽然来了“两个肥胖的外国人”,他们看中了“我”住的那间房,当家的和尚为了多得钱,讨好洋人,逼“我”搬家,遭到“我”的拒绝。后来势利的当家和尚又千方百计地想赶走“我”,“我”便故意穿起了“军队里的制服”(其实此时“我”已脱离军队),和尚一见到军人,吓得立即改变态度,慌忙对“我”奉迎拍马。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某些人的势利与卑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国民统治的专横。写景的逼真、生动,是鲁彦散文的特色,课文的编者从中摘取了海潮景色的一部分,将“故事”的叙述基本上删去了,着眼于文章的景物描写上,从而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我们读这篇散文,犹如亲临东海之滨,和作者一起饱览了大海的风光。
海潮与心潮
“我们不能自然主义地来理解鲁彦的作品,”作者的夫人覃英强调说,“鲁彦是位现实主义作家,他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四面环海的普陀山的。作家面对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这或许就叫情景交融吧。当时,我与鲁彦生活在一起,对他的起伏的心潮,我是感受到的。”
大海与人生
“鲁彦说过,他爱大海,人生就象大海。”覃英若有所思地说:“我想,这句话也许能帮助读者理解《听潮》。应该把作家对大海的感情和作家对人生的态度联系起来。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追求作品的意境同追求人生的道路是一致的。作品描写的意境往往表现出作家思想的境界。我是这样的理解鲁彦的。”
刚柔相济,物我为一
“夫妻对话”不仅衬托了海潮的气势,而且引出了作者对奔腾的大海的赞美,炽热的情感在“对话”中自然地喷泻而出,行文流畅不显雕琢。大海动时雄健奔放,静时柔情脉脉,刚柔相济,相得益彰,起潮的雄壮美同落潮的柔和美得到和谐的统一。妻子的恐惧心理固然是女子性格柔弱的表现,也是含有爱妻的娇嗔亲昵。夫妻性格一刚一柔,和谐统一。刚强、温柔而又偏于刚强的人性美和雄壮、芳醇而又偏于雄壮的大海美,自然交融。心潮之起伏,海潮之起伏,桴鼓相应,融合一体,给人以博大、旷达、灵动的境界美的享受,使读者心中回荡饱满的浩然之气和壮志豪情。
三支乐曲
从大海退潮涨潮的音响来分析,我们可以把这音响当作三支乐曲来欣赏:轻音乐——交响乐——战斗进行曲。
一阕沁人心肺的轻音乐——表现大海的平静和温柔。海潮“吻”着岩石退下去了,那退下去的海潮声如何呢?作者对这声音总的印象是:像诗人一样沉吟。那声调“仿佛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令人惬意;那音色“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令人心甜;那音质“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那么动听;那音量“像落花飘零在水上”,那么轻飘。这落潮音响,多么温柔,多么甜蜜,多么动听,多么和谐,简直是一阕优美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轻音乐。
一首振奋人心的交响乐——表明大海的觉醒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大海涨潮了。海浪“发出汨汨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这是交响乐的前奏曲。接着,作者运用了博喻,形象地描绘出海潮冲击岩石发出的声音:“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大海是多么兴奋,多么热烈,多么激动,在演奏着一首雄壮的、振奋人心的交响乐。
一段惊心动魄的战斗进行曲——表现大海的壮丽和充满力量。海潮涨到高峰了,这时大海愤怒了,像凶猛的野兽咆哮着。海潮冲击着岩石,“冲进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越大了,越杂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从这巨大而复杂的咆哮声中,我们似乎置身于两军混战的战场:一方击鼓进军,杀声震天,奋勇直追,另一方鬼哭狼嚎,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千军万马在混战,在拼搏,在流血,多么惊心动魄,多么伟大,多么壮观。那音响,简直是一段令人惊心动魄的进行曲,所以作者赞美说:“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海潮的音响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逼直,其中主要原因是作者听中有观,观中有听,各种音响都配上相应的画面,以画托音,以音显画,相互交错,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