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测试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31

  浮力测试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浮力(二)

浮力测试习题及答案

  重、难点

  1. 理解两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2. 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 掌握利用浮力测不同物体密度的

  4. 进一步加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有关浮力问题的

  点分析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 比较重力和浮力:

  (1)G物=F浮,漂浮或悬浮

  (2)G物>F浮,下浮或沉底

  (3)G物<F浮,上浮

  2. 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

  (1)ρ物=ρ液,悬浮

  (2)ρ物>ρ液,下沉或沉底

  (3)ρ物<ρ液,上浮或漂浮

  (二)浮力的利用:

  1. 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体积达到增大浮力的目的。

  (1)吃水线:表明轮船在不同载重时的吃水深度。

  (2)排水量(船只的吨位)=m船+m最大载货。

  2. 潜水艇:用改变水舱中水量的办法改变自重来实现下潜和上浮。

  3. 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使G<F浮。

  4. 利用浮力测物体的密度

  (1)利用密度计测液体密度:

  ① 原理:漂浮时,G=F浮=ρ液gV排

  ② 刻度特点:上小下大

  (2)实验法测固体的密度:

  ①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

  ②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

  【典型例题】

  [例1] 2001年6月3日,我国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在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正式展开,考古者从湖底打捞出一批水文物。其中有一长约70cm、质量为100Kg的石块,考古人员是用气囊把它从水中浮起拉离湖底的。经测算可知,石块受到气囊向上的拉力为588N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求:(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该石块的密度。

  分析:当石块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说明拉力与浮力之和恰好等于石块重力。欲求石块的密度,除通过重力求其质量外,还要通过浮力计算出石块的体积。

  解答:

  (1)石块受到的重力为:G=mg=100×9.8=980(N)

  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拉=980-588=392(N)

  (2)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得:V排=F浮/ρ水g=392/(103×9.8)=4×10-2(m3)

  V石=V排=4×10-2(m3)

  此石块的密度为:ρ=m/V石=100/(4×10-2)=2.5×103(Kg/m3)

  说明:此题将浮力问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力的平衡及密度知识结合了起来,在本章当中,像这样的综合题还有很多,因此,我们在本章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前面知识的。

  [例2] 把一个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克;若把该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 )(已知ρ蜡=0.9×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A. 4克 B. 4.5克 C. 5克 D. 3.6克

  分析:由浮沉条件来判断,蜡块放在酒精中将下沉浸没在酒精中,设蜡块的体积为V,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蜡块的重为:

  若把蜡块放进水里,由浮沉条件来判断,蜡块将漂浮在水面上。蜡块的重与水的浮力平衡。若设所求溢出水的质量为m排水,则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m排水g=F浮=G,即 :

  m排水=4.5×10-3千克。

  解答:正确选项为B。

  说明:解决这类题目时,我们常用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方法,判断出物体的浮沉情况: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又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所以,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最终沉底;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

  [例3] 如图所示,在一个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分米3,重7.84牛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分析:物体的质量为:

  则物体的密度为:

  因为木块上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将此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时,它将漂浮在水面上,如上图所示。

  物体在木块上时F浮=G,ρ水gV =G木+G物 排液体积

  物体在水中漂浮时,物体与木块排液总体积为V′=V物排+V木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物=ρ水gV物排

  F浮木=ρ水gV木排

  物体和木块漂浮在水面,故有

  F浮物=G物,F浮木=G木

  因此,V′=V

  变化前后排液体积相同,液面高低无变化。

  解答:正确选项为C 。

  说明:解答此题时比较重要的一步是通过计算得出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从木块上拿下后仍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分析出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前后总浮力不变这样一个重要条件。按照本题的思路,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若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后不是漂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入水底的话,则所受的总浮力会变小,造成水面下降的结果。因此,对于这种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4] 现有弹簧测力计、细线、量筒、小木块(能放入量筒中),小木块的密度小于待测液体的密度,只用这些器材测定未知液体的密度。要求:(1)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2)用测出量和已知常数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解析:由密度的知识,我们清楚测密度的问题要通过测质量和测体积来完成。根据本题的已知条件,可以用量筒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而质量就要利用浮力的知识通过测重力来测得了。

  答案: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木块的重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读出并记录液面示数V1;把木块放入量筒里的液体中,木块静止后读出并记录液面示数V2 。

  (2) 。

  说明: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测量原理,即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1)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2),可见剩下的问题就是测量G物和V排了。

  [例5] 给你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估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量;(2)导出用所测量的量表示的橡皮泥密度的数学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