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湖》教案及习题含答案(2)

时间:2021-08-31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通过写海潮由落到涨到落的声响的不同,写出了海潮的美,通过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真正体现了“伟大的乐章”的雄壮美,表达了作者对海的喜爱,对光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润湿着房中的一切”),点明听潮的时间、地点,交代听潮的环境和心情,渲染佛国的氛围。

  第二部分(“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至“她仍愿陪着我住在这个危楼”),写观赏海潮看到的景物和感受。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至“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写潮落时的景象。——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的海睡图。

  第二层(“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至“她仍愿意陪着我住在这个危楼”),写“我”和妻子听潮时的不同感受。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主题: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点明“听”潮。

三、写作方法

  1.抓住景物特征,从各个角度进行描写。

  (1)动静结合。

  作者为了将景色写得生动细致、层次丰富,对大海在静态和动态时的样貌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观察,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全方位展现大海的魅力。比如课文的第6、8、9段,对海的静态进行了描写。13—17段,对海的动态(海潮涨落)进行了描写。在行文节奏上波澜起伏,时而舒缓平静,充满柔情,表现了大海优美的境界和诗情画意的风光;时而雄壮、激越,激情奔流,表现了大海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场景。这样,大海“优美”和“壮美”的双面性都有所表现,动静结合使大海更具魅力。

  (2)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体会海潮。

  对于海潮,作者既描述了眼睛能看到的景致,又谱写了充满声音的乐章。视觉和听觉角度的描写在文章中到处可以找到,海潮音是波浪撞击岩石而产生的,作者抓住大海上的特有的景物波浪、岩石、月光,调动人体的每根神经从听觉、视觉等多角度、多方位描绘了海潮的声音。我们面前的文本是一个配好了音乐、组织好了画面的精彩的DV片断。更为奇特的是作者还调动了嗅觉、味觉、触觉。比如:“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在“海睡图”中,作者四个比喻,从不同方面,调动人的不同感官,来表现这种声音的美。“温柔”有情,“芳醇”有味,“低低”“轻轻”有声,“微风拂过琴弦”有形有声,“落花飘在水上”有声有形还有色,作者把无形的抽象的声音用文字塑造成看得见的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它宛如一支甜美的小夜曲,更像一支温馨的摇篮曲,大海的静谧被作者写神了。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为文章增色不少。

  本文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一绝。正因为修辞的使用,文章的描写生动传神,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像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在“海睡图”中,作者几个比喻,从不同方面,来表现这种声音的美。朦胧月光——神秘;玫瑰晨雾——温柔;情人蜜语——芳醇;微风拂琴——若有若无;落花飘水——轻微柔和。除了各自的突出点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体现了这种声音的若有若无,紧扣一个“静”;同时还扣一个“美”,一切柔美得让人觉得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禁不住也要同海一起沉人甜蜜的梦境。“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是高音区的休止符。在“海醒图”中,文中有一系列描写梦醒后的大海兴奋的动词:一个“激”和一个“掀”字就写出刚从梦中醒过来的大海躁动不安的情态。“喘、转侧、打、伸、抹、踢、推、咬”则将一个因惊醒而恼怒的巨人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这是拟人、排比手法。如果前面表现的是海的阴柔美,那么这一节所表现的则是海的阳刚之美。

  3.丰富的想象,驰聘的联想。

  修辞和想象是一对亲密的伙伴,作品中作者修辞手法的运用本身就充分发挥了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作者通过听觉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海潮变化的过程。如描写海潮达到高峰时,作者运用“愤怒”、“咆哮”、“吞没”等词拟人化地写出海水的汹涌澎湃,“……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啼声,车轮声,机翼声,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读者可以从听觉角度,想象涨潮时的声音、情态。又联系前两幅图,涨潮前(海睡图)海潮像柔美的淑女,涨潮初起(海醒图)海潮像顽皮的小孩,涨潮高潮时(海怒图)海潮又像哪类人呢?通过挖掘这些比喻句、排比句所蕴含的联想、想象,读者自然想到了血雨腥风;想到了怒吼厮杀;想到了千军万马的疆场,你死我活的搏斗;想到了这时的海潮是一位无畏的战士、英雄,驰骋战场,奋力拼杀。由此,这些修辞的生动性、形象性,加上想象、联想,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海雷霆万钧的磅礴力量,势不可挡。

四、重难点导析

  (1)这个“伟大的乐章”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作者将海涨潮时的汹涌澎湃的声响称为“伟大的乐章”,因为作者喜欢海、溺爱着海,更因为作者当时渴望战斗,对生活充满了爱,对未来充满了热烈的追求,所以当他听到如同千军万马混战的海潮音时,他的心情也随之澎湃了。这体现了作者的积极追求。

  (2)对本文的朗读。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关键在朗读,作者写了落、涨潮时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声响,所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在朗读中加深理解,领略大海的美。

  (3)第二部分的细读,领略海潮的美。

  三大乐章分别为“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三幅图的标志非常明确。“海睡熟了”“海自己醒了”“海终于愤怒了”。“海睡图”中,作者营造的是个宁静的世界。作者用了一串神奇的比喻,调动着人的各种器官,描绘了一个平静的世界,万物在享受上天赐予的安宁。“海醒图”中,海在慢慢醒来。作者用各种音响来描摹此时海的声音,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的变化,用一系列动词“喘、转侧、打、伸、抹、踢、推、咬”准确地传达出海在涨潮时带给人们的种种感受。“海怒图”则是海潮达到高潮时的情景。着重描写了音响的巨大、海浪的气势。在作者眼里,来时的凶猛和去时的平静是一样的美。这与作者的经历坎坷是有关的,在作者看来,领略大海即是领略人生,热爱大海即热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