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元月调研试题及答案(3)

时间:2021-08-31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汉字的姿态,让人浮想联翩;汉字的意蕴,让人回味无穷。书写汉字,是塑造生命姿态的过程;品读汉字,是品读人生真谛的过程;研究汉字,是领悟传统文化内涵的过程。

  总有那么一个字,让你想起一段动人的经历,有所领悟;总有那么一个字,让你学会思考人生的要义,受益终身。

  请以“我心中最重的那个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D 6、C 7、D 8、B 9、C 10、C

  11、⑴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共3分,“得无”1分,反问语气1分,句子通顺1分。)

  ⑵除了这种人,我与谁一起呢?(共3分,“微”“归”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2、⑴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千里共婵娟 ⑶在乎山水之间也 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3、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在概括中强调身体上的“接近”,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每点2分。

  ⑴上小夜班回家后,父亲将我抱起摆正在床上。

  ⑵父亲受伤住院时,我小心地为父亲剪指甲。

  ⑶带我去看电影时,父亲撑着我的肩膀艰难前行。

  14、此题围绕着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⑴内容:外貌描写(或对外形的刻画)。⑵心情:心疼(或难过)。

  示例:这段描写刻画了父亲躺在病床上的消瘦憔悴的样貌,看到父亲“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状态,想到父亲没人照顾,作者很心疼,很想为父亲做点什么,所以他才会忍着眼泪为父亲剪指甲。

  15、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⑴变化:父子之间的“接近”从身体的接近逐渐走向心灵的亲近。

  ⑵源于孩子懂得主动地关心和照顾父亲。(结合细节作简要分析,对细节的选择,不求全面,只求准确。)

  示例1:父子之间的“接近”从身体的接近逐渐走向心灵的亲近。这种腐化源于孩子懂得主动地关心和照顾父亲。儿子独自坐火车去台北看父亲,源于对父亲的牵挂;看见憔悴的父亲,儿子忍着眼泪给父亲剪指甲。这些发自内心的关爱和默默地付出带来了父子间心灵的亲近。

  示例2:父子之间的“接近”不仅有身体的接近,还有心灵的亲近。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孩子主动去台北看望并照顾独自在医院的父亲。父亲能感受到孩子的这份关爱,虽然受伤,但他仍带孩子去看电影,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孩子对父亲的关爱带来了父子间心灵的亲近。

  16、此题围绕着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⑴照应的语句: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

  ⑵作者的情感:珍惜(或回味、怀念),一生难忘(或温暖一生)。

  示例:照应了上文的这句话:“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在作者的心中,和父亲亲近的美好的记忆值得珍惜和回味。这种亲近感温暖了作者的一生,作者一直很怀念这段不可多得的美好的记忆。

  17、此题围绕“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的妙方”设计问题即可。可从交通、家居、办公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入手,言之有理即可。调查对象必须和问题相合。问题1分,对象1分。

  示例1:问题:您办公室的打印纸是双面使用吗?对象:有办公经历的职员。

  示例2:问题:您会将洗米洗菜的水留下冲厕所吗?对象:社区中的家庭主妇。

  18、此题围绕以下要点陈述,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⑴中国青年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中国角”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

  ⑵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受到世界好评。

  19、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每点1分。

  ⑴表明自己想为“节能减排”做努力的愿望。

  ⑵表示对爸爸关心自己的理解,不伤害爸爸的感情。

  示例:爸爸,我知道您关心我。可是“节能减排”真的需要每个人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情。何况今天是世界“无车日”,就,我们响应一次号召吧!

  20、作文

  ⑴题目的解读。

  材料明确了写作对象:汉字。

  材料提示了作文内容:可以从关注汉字的外形、汉字的内涵、汉字的书写等方面的内容入手对汉字中揭示的文化内涵、启示的人生态度、处事原则等内容有所思考,有所领悟。

  材料暗示了写作的文体: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散文。

  文章标题要求:“字”:可自由选择汉字,写一个汉字,不是多个汉字,也不是一个词语;“最重的”:可以理解是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思考最深的、在心中的分量等等。“我”:强调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思考。

  ⑵内容方面的评价要求。

  记叙文:可以写一段识字或写字或理解某个字的内涵的经历,要求写出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领悟。要求叙述过程完整、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议论文:要谈出对这一个汉字的看法,对自己有怎样的启迪,或者自己有怎样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散文:要指出这个汉字的内涵,谈出自己对这个汉字的感悟。要求有贯穿始终的线索,做到“形散神不散”。

  其他形式的文章根据内容的基本要求酌情处理,重点放在对汉字的领悟和思考上。

【初三语文元月调研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初三语文下册试题与答案

3.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4.语文试题及答案

5.小升初语文的试题及答案

6.学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7.语文试题及其答案

8.小升初语文精选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