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4)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通过合作学习,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培养其抽象概括以及合理类推能力。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0×2 20×3 400×3 100×7 20×4

  700×4 8×50 3×800 70×8 90×5

  2、口答

  3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5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1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

  三、探索口算方法

  1、 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然后要求学生尝试计算,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全班交流算法。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出以下口算方法

  12×3=12+12+12=36 (3个12相加)

  12×3=10×3+2×3=36

  12×3可以把12看成4×3,所以可以这样算:12×3=4×( 3×3 )=36

  也可以把12看成6×2,12×3=6×( 2×3 )=36

  2、 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要求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回报。

  3、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练习并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完成练一练

  第1题:学生完成后,选几题了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第(1)、(2)两个问题。对于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同桌讨论,最后全班汇报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 3题:先让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并独立解决问题,再让学生在小组里面交流,充分地发表意见,然后全班交流。

  第 4题: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再反馈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五、总结提高。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二力平衡”这节的内容涉及到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和最基本的运动状态分析,它也是将来学习多力平衡的基础,因此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

  二力平衡这一节内容安排在第三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它的前面是力、力的测量、重力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后面是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本节内容需要以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等知识为基础。

  关于平衡状态的概念,教材是直接给出。但是生活经验和直觉告诉学生:静止的物体是平衡状态,而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是平衡状态却没有这种认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根据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将运动状态进行分类,通过老师引导,得出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都是平衡状态。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根据教材要求,要分别探究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对于静止物体的平衡条件比较容易探究,采用学生实验寻找结论;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探究,由于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因此本节课采用DIS探究实验进行研究,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分析匀速上升的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得出平衡条件。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②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③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一对平衡力。

  【过程与方法】①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DIS实验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用图像来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习带来的变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新课引入时,通过直升机空投救灾物资的情景,感受生命的重要性。②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分工合作做实验,交流、归纳结论,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③通过了解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兴趣。

3、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是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

二、说教法

  为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教学:以实验和实例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探究静止小车所受的拉力关系和老师演示用传感器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拉力与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要突出的重点是:二力平衡条件。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加深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要突破的难点是: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本节课就是通过DIS演示实验突破难点,通过DIS演示实验,得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F—t图像,组织学生对图像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归纳得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猜想,实验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得出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所要满足的四个要素,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进而演示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F-t图像,进一步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整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的找到结论。运用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以及喜欢动手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感悟科学研究中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二力平衡的实例。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引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对运动状态的分析,提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环节二:认识平衡与平衡力

  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几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平衡物体的受力有个全面地认识,进一步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叫二力平衡,既澄清了概念,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环节三:实验探究

  活动一:学生探究实验

  设问:物体受两个力要处于静止状态,两力满足怎样的条件?

  猜想: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来考虑。

  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合理的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得到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活动二:演示实验

  设问:用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又满足怎样的条件呢?

  演示:分析F-t 图像,得到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归纳两个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环节四: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联想生活中二力平衡的实例.解释杂技表演中的平衡道理。提高应用意识。

  环节五: 归纳总结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实验探究为主线,通过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得出结论,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提升了情感。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置了两个实验,分别探究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条件,课堂实验气氛较活跃,教学内容能够顺利的完成。

  对于学生实验: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猜想两个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学生基本能够猜想正确,并且能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对猜想加以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找到了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对于演示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关于这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1、新课引入时,分析匀速吊起的货物受力情况时,没有很好引导,以致学生分析时有点偏离主题。

  2、在用所学知识举出生活中的二力平衡实例时,学生举到了教室中的电灯,此时电灯受到了两个拉力作用,涉及到了多力平衡。而此时我为了把学生引入到上课的主题,也没有很好的扩展。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

  本节课完全是以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物理规律的探究课,上完这节课,我感到了要上好这节课的难度。因为要把握好此类课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需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用新的思想和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正确的引导与分析,这样才能上好一堂有质量的好课。

【【热门】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相关文章:

1.【热门】说课稿汇总六篇

2.【热门】说课稿六篇

3.【热门】说课稿六篇

4.说课稿汇总六篇

5.说课稿汇总六篇

6.【热门】说课稿汇总9篇

7.【热门】说课稿汇总九篇

8.【热门】说课稿汇总5篇

9.【热门】说课稿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