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热门】说课稿汇总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黄河的治理。我认为说课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气候的延伸,又是下面学习水资源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及各河段的特征,掌握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概况,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从而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黄河的贡献与危害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治理措施。

  本节课的难点是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黄河的治理措施。我确定的依据一是教材内容,黄河的治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地理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总结出黄河的治理措施。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详讲的内容是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治理措施。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图形图表演示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说课稿 篇2

  《洗澡》是小学美术人美版的一课内容,内容丰富,可发挥的空间较大。学生可大胆的发挥想象,充分利用身边的素材作画。本次交流课我所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学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方面

  1、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课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洗澡时的情景,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通过洗澡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利用学生熟悉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回忆生活场景,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表现生活趣事,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3、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的表现。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方法,突出平凡事件的趣

  二、学情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上,学生的思路更广,思维更活跃,而且更有趣味的美术活动形式,他们敢动手、好奇心强,乐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三、教法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认识规律,我采用以下的方法:

  (1)情境创设法:上课初,我利用听儿歌《我爱洗澡》做动作的形式引出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洗澡时的特征,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问答法:在本课教学中,多问学生,让学生谈一谈、说一说,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3)欣赏观察法:利用电脑演示洗澡的动作,从而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大胆想象,解放学生的手,使他们放手画画。

  四、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激情导入(听儿歌做动作)——展现学习目标——谈谈洗澡趣事——欣赏作品——交谈感受——自由创作并评价——课堂小结(给地球妈妈洗澡)

  五、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利用听儿歌《我爱洗澡》做动作的形式引出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洗澡时的特征,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展现学习目标

  洗澡真舒服呀,孩子们你们喜欢洗澡吗?我们今天就来上洗澡这一课。让学生看本课的任务,让学习更有针对性。

  3、教师放映儿童洗澡的录像短片。学生观看,分析不同洗澡动态,手、脚、身体的动作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回忆,为下一步作业打基础)

  启发学生回忆、议论洗澡的趣事,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教师放映动物洗澡录像短片,学生观看不同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

  情。

  4、学生谈一谈自己生活中的洗澡趣事。为动手画打下基础。

  5、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①教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谈感受。

  a、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

  b、这副画表现的是给谁洗澡?怎么洗?

  c、你觉得这副画什么地方画得最好?

  ②师: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洗澡?学生分小组讨论 (汽车、房子、地球……)(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6、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六、课堂小结

  出示图片《给地球妈妈洗澡》 通过让学生谈感受激励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七、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帮助小朋友回忆起生活场景,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表现生活趣事,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性。培养了小朋友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洗澡的动态、手部和身体的细节特点并且着力安排了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洗澡的并讲述出来。在教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结束后,请一位学生在集体面前表演。全班同学集体观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动作形象的感知,再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的印象会更深。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展开想象,同时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