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之让我们一起“站着读”

时间:2021-08-31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渐渐的,所有教师为着这个目标而走进我们的书屋,走进书的海洋,教育随笔:让我们一起“站着读”。就用我们一位老师的话来说:现在,我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看书了吗?在看什么书?”看到这个现象,最欣慰的就是我,最受益的是我们的孩子。我深深知道,就凭我自己的文化底蕴,就凭我读的书,是谈不上能做“劝读书”之人,我只能凭借我们现有的财力去提供一间读书屋,提供读书的愿望平台而已。没想到,我们的教师渐渐接受了这样一样的愿望,而且是教师们自己将这个愿望提炼成“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业务园长季老师对大家的提议更让我看到了我们这个群体的亮点“多读点书吧,否则我们还能做什么!”

  老师们开始读书了,我们又一起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我,还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季老师说:我们都在写读书心得,你也写吧。对,一起读,一起写。作为园长,我该读什么?我又该写什么?尽管,一个暑假我都在写,都在读,可对教师直接有密切联系的东西还真不多。写什么,一直困扰着我。当我因为修改三年规划需要再读“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一书时,我越读越觉得精彩,越读越觉得原本让我困惑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我知道,这本书,我们老师人手一本,都翻过了。于是,一系列的问题跳入我脑海:她们真的读了吗?又是怎么读的呢?读的时候思考了吗?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问题?她们的收获又是什么?于是,我要写的心得跃然纸上,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写心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读书的状态有哪几种?一是“躺着读”,很明显,不动脑筋的“逛”书,曾有人比喻这样的读书就好像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在一大片碧绿的草原上驰骋,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二是“跪着读”,读书之人对书本中的任何理论或观点都认同,而且盲目的崇拜,缺乏有个性的读。三是“站着读”,当然这是最理想的一种读法,所以,没有底,所谓“站着读”,就是有思想地读,有个性地读,那么,每个人对“站着读”的理解都不一样。下面,我来谈谈我是怎么“站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