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之让我们一起“站着读”(2)

时间:2021-08-31

  一、怀着恭敬的心情,静心地读

  读书,最要不得就是读读断断,尤其是专业书,怕断,更怕浮躁。所以,读书时,我会告诉自己,要集中所有的心思要与之对话了。因此,我读此书时,为了怕打扰,我就切断一切与外界的干扰,关掉手机,拔掉电话,也不许嫁人的打扰。享受着自己与书对话的那种广阔的内心世界,很宁静,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幸福。也会很焦虑,特别是理解不了其中所真正的内涵时的痛苦。真正体会着“痛并幸福着”。

  二、解读关键词,细细地读

  以前读书,我从来不借助词典。读不懂的,认不了的字我模糊过关。然而,往往这些读不懂,认不了的字或词恰恰是关键,恰恰不能让自己有所长进。而今看书,字典、词典是必备之物。就拿“解读”这本书来说,他为什么不叫读本,或辅导书,却要题为“解读”呢?什么是解读?怎样才算解读呢?一查字典吓一跳:光这个词就有13种解释。难怪这本书:必须深读,细读,再读,剖开了读,拓宽了读,批判着读,既一节一节地读,也要连贯着读、平面地读、立体地读(这是我针对词典中解释后对解读的理解),或许还有更多的解读法,才能真正的读懂这本书。

  三、联系实际,思索着读

  读此书的关键,我认为一定的联系实际的读。千万不能将我们现在的实践与此书认为地割裂开来,否则你就是白读此书,就是“躺着读”,越读越糊涂。例如,在“解读”中反复地强调:“心中始终要装着大目标,才能真正的理解大课程观和树立全方位的整合观”。于是我就将“指南”中的大目标用自己的理解背出,再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尝试着自己设计一个活动,幼教之友《教育随笔:让我们一起“站着读”》。果然,很轻松的一个我认为独特的教育活动思路很快形成:“让我自己来打扮”。选材来自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穿衣的现状,要么自己挑,要么父母选,很少有美感可言。而在《纲要》大目标中的一条: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而我们的办园理念是“我爱美,我会美,我们一起分享!”。理念的落实就是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来达成的,穿衣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生活内容,孩子天天涉及到,家长也天天涉及到,如何通过这个生活细节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服务于我们的目标,这就是老师开发课程的意识。同时,我在分组时尝试将孩子分成男女2组,女孩子为一组进行活动,男孩子则参与女孩子打扮、搭配衣服的评价。希望通过这个系列活动不会再出现“花衬衫、花裤子的搭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