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们一起找了课文当中生动的细节,并对这些细节进行了鉴赏和分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总体评价这篇课文所体现的艺术魅力。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我们先把课文朗读一遍。(3分钟)这篇文章通过对项脊轩的回忆,记录下了作者大半生的情感经历,作者在这篇文章当中,用一个个细小的情景,给我们描绘了他在项脊轩中的所见所闻。我先把上节课的一些内容总结一下,大家看投影:课文在第一段通过这些细节描写:
出示: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小鸟啄食,人至不去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用这些描写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提问——一种非常幽静的意象,闭上眼睛就会去想象如世外桃源的那种感觉。
出示板书:
一、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放在细节的上面)
月光下,树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样的一幅美妙的图画。
这是第一幅。然后在第三段,一开始作者又通过这样几个细节:
出示: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问——破败,凌乱,衰败的感觉。好,我们来概括一下(出示板书)
二、——衰败、凌乱的家道衰落图
再接下去,作者通过对老妪、祖母的回忆,写了他们对他的关爱之情,这里也有几个细节写的非常好。(出示板书)
先妣: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大母: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
通过这几位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想象当中这是一幅发生在项脊轩中的
三、——真挚深沉的至亲关爱图。(出示)在这些至亲的关爱之下,作者立志要发奋苦读,要光宗耀祖。因此,第四幅图画,我们给他命名为:
四、——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板书)
出示:借书满架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完了没有?是不是还少了点什么?(生答:与妻子的感情)对,还有与妻子的互敬互爱。最后一部分作者更多的是回忆和妻子在小轩当中的生活琐事。
出示板书:(朗读)
五、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写了这棵枇杷树,刚才有同学在发言的时候说这时候是作者融情于树,情深似海。所以这样的一个情节的描写我们给它概括成——互敬互爱的夫妻相伴图)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样五幅图画,告诉我们作者在项脊轩中的一段生活经历,这几幅图画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在项脊轩中他有不少的欢乐,也有太多的悲哀。这句话呢,作者其实在课文当中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是哪一句话呢?大家一起念念看。这句话非常简洁,但是把作者所要抒发的喜和悲全部都揭示出来了。项脊轩中的往事,那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来修饰,就是琐事。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他用的文字并不多,而且平平淡淡。但是读完全文为什么这么会让我们感动呢?本文抒情的艺术魅力在哪里?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问题进行概括和评价。(分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甲:第一点,整篇文章都是以悲伤为基调的。第二,它没有特别的直接抒情的语句,啊,我多少怀念啊,生活多少让我向往啊。他没有这种感觉。而是用客观的语言叙述中穿杂着情感,非常平凡但是入人心。而且他描写的都是非常平凡的小事情,没有象什么今天倾盆大雨啊,谁送我去医院啊。
(评价:用客观的语言写了很平凡的琐事。既用客观的描写了细小生动的细节,反而体现出了艺术魅力。非常好。)
学生乙:我觉得这篇抒情性的散文名为“志轩”,实际上是“志人”。作者以百年老屋的兴废为主线,穿插了他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回忆和怀念。选材于琐事,读起来比较有人情味。这篇文章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淳朴。如果越袄打动读者的话不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情节,简简单单才是真,这也是归有光最大的特点。
(评价:项脊轩并不重在记轩。而是重在记人,记事和记情)
学生丙:我觉得项脊轩中的细节描写很琐碎,但是都是很典型的。虽然很平淡,但是都是真情的流露,真情在人与人心中都是相通的。所以他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却好象春天吹来的杨柳风一样一丝一丝的沁入人的心脾当中,又好象是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灵。
(评价:为什么会日次滋润人的心田呢?它的魅力主要在哪里呢?两个字——真实,没有虚请假意。)
学生丁:我概括一下前面同学的说法:细微之处见真情,平平淡淡才是真。
(评价:把这句话写到黑板上。其它同学再来体味下什么叫平平淡淡才是真)
学生戊:前面同学都提到了平凡两个字,越是平凡的东西就越容易和读者产生共鸣。在这篇文章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但是每个人说的话都不多,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心情,而且也能读出作者内心包含的情感。
学生己: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记叙了非常多的琐事,从这一点我感觉作者是一个非常多情的人。在第一段中“小鸟时来啄食”他觉得小鸟十分可爱,表现了他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在第三段中又抒发了对娘亲和祖母的亲情;在第四段中抒发了对小轩的热爱;最后对妻子的爱情,我自己被他那种多情所折服。
(评价:为什么这么短的文章能容纳这么多生动丰富的细节,缘自什么呢?——作者是一个多情的人)
学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拿鲁迅的文章来讲解。鲁迅的文章用比较尖酸刻薄的文字去表现社会的黑暗,如果说鲁迅的文章是美术中的大写意,波墨画的话,那么归有光的文章就属于白描
(评价:白描这个词用的很好,板书。拿鲁迅的文风与其比较,那显然是不同风格的)
学生:和骈文相比有特点。骈文都是以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这篇文章的语言是非常质朴的。作者花很大的笔墨进行描写,目的就是营造一种寄托哀思的氛围,抒发自己的感情来打动读者。作者在项脊轩中埋下希望的种子,但是八次应考都没有成功。
与他朝夕相伴的亲人,妻子都先他而去,作品中的一些意象,如枇杷树等,都象有一层感情的面纱,帮助作者述说平生不得志及丧失亲人的痛楚。就象有句话:“于细微处见真情”,这篇文章就做到了这一点,融情于景,读后感人肺腑。
(评价:说的很好,整篇文章特点就是融情于景,融情于事)
那么最终我倒是要问一下同学们,他借项脊轩到底抒发了作者哪一些感情?
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我们现在来一起总结一下。
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第一,从课文当中细节的选材(板书:1。细节的选材)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几个字来概括(——琐细 真实 丰富(板书))同学们都说到了,他写的是平凡的事情,甚至是琐碎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都非常的真实,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有着深刻感受的。那么一般的文章,细节用一到两处也差不多了,是不是?但是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写下来,一个一个的细节连缀而成,非常丰富。这是他选材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我们从描写的角度去分析(板书:2。细节的描写)描写呢,刚才同学已经一言已蔽之了,就是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什么叫白描?白描就是不加修饰,“不事修饰,尽得风流”了。那么在这篇课文当中它的描写追求的是怎样的境界呢?我概括同学的话是不是就这三个词(——(板书):自然 简洁 清淡)
没有抒情笔调十分浓郁的语境(啊,我爱你,祖母我思念你)但是就是写的那么感人,它蕴涵的感情又是怎么样的呢?所以细节的抒情是什么样的?
板书:3。细节的抒情
——细腻 真挚 委婉
他对项脊轩、对家人有着这样一种细腻的深厚的感情,但是注意了,这种感情他不是直抒胸臆的表达出来的,而是委婉,含蓄地表达的。那么因此,这样含蓄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幅作品它的艺术魅力所在。读完全文,我们感受了作者并不是为了项脊轩而写项脊轩的,而是为了追忆在项脊轩中他的那份情感。我觉得他所抒发的情感,有独处在项脊轩的那份乐趣,有在项脊轩孕育的襟怀和抱负,也有对项脊轩深深的眷恋之情。那么在抒发这种情感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已经过世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自己命舛,也对家庭败落状况的悲哀之情。所以这篇文章确实是一篇美文。在它以后的很多人,对它这篇文章有多许许多多极高的赞美,我们现在来看看哪些人是怎么评价的。
板书: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
——清 梅曾亮
(评价:归有光是借项脊轩这个阁子,来记叙了几代人的踪迹。)
板书: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清 林纾
(评价:什么意思?解释……说明这段话会引起共鸣,感人肺腑)
再比如说,板书: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明 王锡爵
(就作者,看上去他并不是要告诉你他对项脊轩有多少的眷恋,在项脊轩中自己有多少的喜怒哀乐。但是平平淡淡的文字当中已经洋溢着这样一种情思。)
我想,以清淡之笔写平常之事,以平常之事抒强烈之情,这大概就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了。
刚才同学们概括起来这篇文章最成功的就是选取这些细节来抒发真情实感,运用细节描写是不是在文学史上就归有光一个人写的那么好呢?也不尽其然。我们印象很深的这个人是谁?在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头的是谁?——严监生。这个人物是吝啬鬼。作者就用两个手指头的细节把这个吝啬鬼刻画的淋漓尽致。在初中时我们也学过鲁迅的作品,很好的塑造了那个孔已己,有两个细节,一个是“排出几文大钱”,一个是“站着喝酒,穿着长衫”,“多乎哉?不多也!”
所以细节描写并非归有光专用,其他人也会,刚才我们举的孔已己和吝啬鬼都是小说当中的人物。小说中需要很多细节来刻画。那么现在学的是古代散文,其实古代运用细节的神来之笔也是比比皆是。那么我们接下去就要拓展一下,请同学们把读本拿出来。配这个单元的学习有许许多多的文章,看一下篇目。(板书并朗读一下篇目)下面我要求同学们针对这样四篇文章,请你们阅读这些作品,挑一篇就够了,能够从这些文章当中找出生动的细节,并注意用文字评述。(写在作业本上)看谁抓的准,评的准,措辞运用的到位。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写到这里,大家现在来交流一下,看看谁先来?
学生:貂皮外衣是一件十分贵重的东西,而当时作为大官的左忠义公却不顾外面天气寒冷,毫不由于送给根本不认识的而后司仅仅看过他一篇文章的年轻人改上,他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情跃然于纸上,一生得到一知己死而无憾这样的感情很让我感动。(评价:这是《左忠义公逸事》中的一个细节)
学生:我也是这篇课文,第二自然段。乃……,这整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左忠义公是精神上的一个铁人,有几个字特别明显……其中体现出来的左光斗特别强烈的感情以及那种严厉的态度,与前文史可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左光斗刚毅、坚强和大义凛然、先国家而后私仇的那种品资,直射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因此,后人在魏忠贤死后,追谥他为左忠义公就是体现了这一点:忠,就是忠诚;义,就是刚强,坚毅。
学生:我们选的是五人墓碑记中的一些片段。对五人就义时的表现做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体现了他们是为坚持正义而死,心中的大无畏精神体现的非常好的。后面的那一句是运用了夸张的描写手法,“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他是以“颜色不少变”对真实的细节加以夸张,烘托出神情刚毅的人头塑像,似乎死后还在为正义而斗争,更加突出了他们就义时的壮烈。这段文字以简洁形象的笔墨勾勒出五人就义时的音容笑貌,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
学生:我选的是袁枚的《祭妹文》(《祭妹文》抒发的情感也是很强烈的)莞儿……这句话表现了妹妹幼时天真好学,也体现了作者对死去的妹妹的无限哀思。试想一下,如此一个“明……”的女子却不幸早逝,叫人如何不为她惋惜呢?然而就是因为这句话为袁 一生的悲剧的命运埋下了铺垫。这是因为袁 的知书答理,聪明好学才有了她“”的品性,才会因为“”遭人遗弃。这个情节看似普通,好象李商隐笔下的“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景象,凝聚着作者内心无限的悲凉。
(评价:袁枚的《祭妹文》也是写的情深意长,但是他与归有光的《》不同的在于这是一篇祭文,所以情感抒发更为强烈。《与妻书》有没有同学鉴赏?)
学生:《与妻书》第一段,这里作者此行知道自己是凶多吉少,想告诉妻子,但是又恐怕妻子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最终而没有开口。那么作者心中的矛盾和惆怅是可见一斑的。“故为日日呼酒买醉”这里作者写道是去“买醉”,他希望自己醉了以后就没有现实当中残酷的抉择和生离死别的悲伤,能够一醉解千愁。一方面是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而另一方面是“”的爱妻,作者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舍得放弃而又不得不放弃的,所以欲言又止,我想当时作者的景况肯定是心如刀割,一般人所不能够忍受的。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作者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悲哀,,独自借酒浇愁。其实,在惆怅的时候买酒希望长醉的不止林觉民一个人,在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一句:“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是比较飘逸潇洒的一个诗人,当他比较惆怅的时候还辉去借酒浇愁。还有陆游写道:“酒如愁肠,化作相思泪”当时写的是一种思念故乡,感慨自己韶光不再。还有苏轼写道的“把酒临风”。
总评:刚才几个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在课外阅读了这些文章中找到了作者非常生动的细节描写并进行了自己的鉴赏。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进行鉴赏了。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我们全体同学以《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这部作品它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心里。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用清淡之笔去写寻常之事,然后用寻常之事抒发自己的情感,(板书:以清淡之笔写平常之事,以至情写出至本)也还是可以做到的。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项脊轩志教案内容】相关文章:
1.《项脊轩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