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医疗卫生的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二、我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虽然我县在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上倾注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存在经费缺口。近几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明显增加,但增加的部分多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和人员的工资,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缺乏,导致基础设施跟不上,检验检查设备落后,就医环境较差,影响服务水平提高。如:吕店镇卫生院现有在职职工50人,14个业务科室,卫生技术人员30余人,担负着吕店镇6.5万人的预防保健、卫生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主要设备仅有200MA X光机、黑白B超、心电图机,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医疗需求,亟待更新完善。另外,该卫生院建于1952年,已经被村民住宅包围,道路不畅,影响120急救车辆的正常通行,已经严重制约其发展和服务,急需搬迁新建。这些问题都因资金问题,不能及时实施。全县369所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总投资达2969.66万元,政府投入仅占21%,绝大部分为乡村私人投资;四分之一的村卫生室建设因村委未解决建设用地,由村医住宅改建,且仍有部分村卫生室属于危房,因资金困难无力更新。

  (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队伍不稳。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不好,就医者相对较少,医护人员薪酬不高,医疗设备及医疗环境又不利于个人水平的提高,导致多数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有的虽然到了乡镇工作,但业务相对熟悉之后就跳槽离开,致使乡镇卫生院出现队伍不稳、人才短缺、诊疗技术水平低、服务能力不强等现象。部分乡镇卫生院由于人才缺乏,有些基本的科室都建立不起来,例如,水寨镇卫生院因为紧邻县城,人才流失较快,就连妇产科都组织不起来;某些科室仅有一名执业医师,若遇事请假,科室就不能正常运行。绝大多数村卫生室虽然医护人员数量上达到标准,但人才断层,出现老龄化、结构不合理、且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缺乏发展后劲。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内部管理粗放,绩效工资设置占比太小,调动不起职工的积极性,有重新出现“大锅饭、养懒人”的苗头,影响着医疗卫生队伍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少长远建设规划。乡镇卫生院大多是上世纪未陆续建设的,且一些项目因资金缺乏,负债建设,致使部分乡镇卫生院规模有限、标准不高,且没有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制约着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不能满足新型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下的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大部分以村医出资或村医住宅改建等形式建设,据统计,全县369个行政村卫生室有25%属于行政村划地并出资建设,资产属于村委;有50%属于行政村划地、村医出资建设,政府给予补贴,资产归属不明确,存在纠纷隐患;有25%属于行政村不解决用地问题,由村医住宅改建,政府给予补贴,资产属于个人,不能进行流转,不利于政府投资的设施设备发挥长期效益。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长远发展。

  (四)新农合监管体制有待理顺,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新农合工作开展至今,新农合办公室承担着繁重的管理任务,每年均经手上亿元的经费,2012年底,新农合基金累计结余就达8357.39万元,但人员编制至今未定。全县各级参加新农合的医院及乡镇卫生院都没有新农合监管机构,无专门的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大部分由参合医院职工兼职,形成自我监督管理,容易造成新农合资金使用监管不力。部分没有列入重大疾病救助范围,又必须到高一级医院诊治的疾病,受起付线高、报销比例低的影响,导致患者负担加重,因病致贫。另外,“先入院,后缴费”的政策实施后,由于民政部门、保险部门和医疗部门在运作机制方面的不协调,在农村五保老人和流浪乞讨人员报销体制上出现脱节,导致乡镇卫生院垫付医疗费后,支付困难或无人支付,影响乡镇卫生院收治五保老人和流浪患者的积极性,容易造成五保老人和流浪者患病不能及时救治。

  (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基本药物招标价格虚高,以山西亚宝药业生产的“红花注射液”为例,市场零售价格3元多,基药价格达到8元;100片装的冬凌草平价药店才3元多,基药价格达6.2元;益母草颗粒市场零售价6.7元,基药价格达到14元。基药价格竟比零售药店高出一倍以上,导致群众用药负担加重,对医改政策产生怀疑,影响政府和医疗部门在群众中的威信;部分基本药物断档缺货严重,尤其是乡、村卫生院(室),由于用量不大,利润有限,配送商不积极主动,导致部分基本药品配送不及时、不到位,影响了临床用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