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发展现状调查报告(5)

时间:2021-08-31

  2.2 对专业能力的发展重视不足

  心理咨询与治疗又称为“谈话治疗”,其主要手段是谈话。但这种专业性的谈话,需要厚积薄发,是以包含着理论、技术、经验乃至素养的专业能力为基础的。专业能力的积累,需要长时间扎实的理论学习进而形成理论素养、方法学基础,需要大量直接与间接的实践经验进而掌握实践技能,也需要个人的自我成长进而培养出专业精神与态度。

  我国学者对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更为领先地区的培训及管理状况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作为提高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化水平的参考。在上述国家与地区国家,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员通常需要具备临床心理学或咨询心理学的博士或硕士学位,按要求完成实习并接受督导,再通过专业考试或资格申请而获得执业资格[30-35]。欧美的心理治疗师培训至少包括 3 大部分:(1)理论学习,至少 8 个学期的课程;(2)自我分析或自我体验,即接受培训治疗师的分析,例如精神分析学派一般要求接受 600 小时左右自我分析;(3)在督导指导下的临床实践,例如精神分析学派在申请资格论定时,要提交至少两份具有 300 治疗小时以上的病历报告[23]。

  相比之下,我国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员在专业能力发展的各个环节要求都很低,表现在 5 个方面。(1)专业队伍不稳定。在高校、医疗机构、社会机构中,心理咨询工作专职与兼职人员的比率为 1 : 1 至 1 : 10 不等[25]。(2)学历偏低,教育背景不对应。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不足 2%。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学历水平仍然偏低[36]。医疗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以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为主,仅有约 1/5 为心理学背景[37]。而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超过 50% 既无心理学背景,亦无医学、教育学背景[38]。(3)培训时数过少。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时长远远低于上述各国,不足国际水平的 1/10 甚至更低。一项对上海市 40 家心理咨询机构从业人员的调查表明,其培训时间以 6 个月以下者为多[38]。医院卫生系统及高校的情况也相类似,据调查,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有 78.1% 受到的专业训练少于半年[25]。(4)实践技能训练缺乏。实践少,且在培训中亦没有或无法安排实习。(5)特别需要单独强调的是,督导制度缺失。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具备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在督导下的实习是培养这一能力的重要方式。但一项对 1 391 名来自 29 个省市自治区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 42% 从未接受过专业人员的督导,达到督导时数的要求更无从谈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