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发展现状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1.2 服务队伍规模扩大,初步趋向职业化

  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分为医疗、教育、社会3 种机构运营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医疗机构中开始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医疗模式始见雏形[2]。2002 年,卫生部颁布《心理治疗师职称考核》,随后举行了正式考试,标志着医疗系统内心理治疗的专业化。教育模式,亦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高等院校开始设立针对大学生的相关服务机构,其后又从高校逐渐发展到中小学[14]。社会模式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彼时出现我国最早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2001 年,劳动部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被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大典》,标志着社会模式走向职业化[15]。除了上述 3 种模式,在公安、部队等系统内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已逐步发展起来。

  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队伍已积累了一定规模,持证心理治疗师约 5 000 余人,主要在医疗系统内工作[6]。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开展以来,获证人数迅猛增长,当前我国已有持证心理咨询师约 90万。然而,调查显示,无论专业水平如何,其中真正从事心理咨询的不足 1/10 [16]。在教育系统内,根据对已建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的不完全统计,2007 年心理咨询/治疗师与大学生的比例为 1 : 5287,若按专业人员数量14.27% 的年增长率估计,到 2015 年为 1 : 2364[17]。如果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现有水平,即每 1 000—1 500 人对应一位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比例,估算我国需要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总数约为 86 万—130 万[6],而目前我国在真正能够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员数量与质量上仍存在大大的不足。

  除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外,一系列专业标准也先后形成。例如,2006 年颁布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18],2007 年 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19],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中科院心理所于 2013 年底发布的《心理咨询服务》国家标准[20],有关专家在 2014年出版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等[21]。尽管精粗不一,但这类关于规范标准文本的出现也是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走向职业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