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出入教科书剖析

时间:2021-08-31

  【导读】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出入教科书

  鲁迅曾经“甩下”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独自走进语文课本。现在,他们回来了,相形之下,他好像离开了。

  1965年,上海青年顾振彪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乘火车进京。火车走了一天一夜,烧煤的蒸汽机车始终冒着浓浓的烟。他行李中带着一本1956年出版的语文教科书,据说也是令莫言念念不忘的那一版。

  顾振彪的目的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这家出版社的语文教材曾经一统天下。后来,他编辑过文革后所有的中学语文教材,每一个版本都离不开鲁迅。

  顾振彪热爱鲁迅,可他仍然认为,鲁迅这么大规模、频繁地进入教课书,"我之前的编辑不会,我之后的编辑也不会"。

  走进教科书

  20世纪20年代的鲁迅,从事新文学创作不过两三年,他的作品就被认定为"第一批现代白话文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