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6]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教科书不能没有鲁迅
开学季,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将唯一一篇鲁迅作品《风筝》删除的消息,引发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讨论。这不是第一次了。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步伐,鲁迅在教科书中的淡出似乎成了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每次都能引发大范围的争议。鲁迅之于中国人,印象太过深刻了。多数人回忆起当初的语文课,只剩下那么一个或谓之深刻,或谓之尖刻的鲁迅而已。
我个人是一个鲁迅的拥趸。很长一个时期中,他都是我心中排第一位的作家。过往的语文教材中,除了仅一个单元的文言文,很难从那些担当其他使命的课文中感受到语文之美,鲁迅作品成了最大的一抹亮色。而且不怕贻笑大方,他脱胎于文言的白话,以及不留一个多余之字而至枯涩的文风对我影响极大。而至成人后,在精神软弱之时,总会想到他将一切假象一掀而起的痛快淋漓,想到他那般杀伐决断,快意恩仇,沉郁却始终清醒不自欺的强人精神,胸中唯有汹涌的崇拜之情。他太酷了。假如在今日以文字为稻粱谋的生涯中,能略有思考,只能说是拜先生所赐。我们未必也要去做一个鲁迅,但不应该学着深刻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