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外交史简述(3)

时间:2021-08-31

 IV.当下:新的机遇

  70-80年代的“冰封期”,虽然客观上避免了中国被绑上冷战的战车,但是长期以往,作为中国重要的邻国,这样的状态肯定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1989年5月,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

  接下来的苏联解体事件,某种程度上则提供了一个契机,西方国家“休克疗法”以及迟迟不到的经济援助,某种程度上也促使俄开始恢复与中国的关系。

  有一点是需要注意到的,那就是此时两国实力的对比已经与之前大不一样。之前长期处于实际上的外交弱势一方的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下,中国实力不断跃升,而相比之下,俄罗斯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即使是普京上台之后,俄也没有完全摆脱苏联解体的阴影。

  在这种改变之下,俄罗斯采取了更为务实的睦邻友好政策。而当前的形势下,其实类似于之前的蜜月期,两国的国家利益与发展趋向一致,在外交上自然也更为接近彼此。2001年7月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用法律形式将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好邻居、好伙伴和好朋友关系确定下来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元首定期会晤机制、政府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中俄友好21世纪委员会以及政府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协作机制不断完善,运转顺利。而近年来中俄外交上的亲密更是有目共睹。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两国关系才开始摆脱之前实力不对等产生的不平等话语权以及由此,加上利己主义的私心作祟,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但是问题仍旧是存在的,比如远东俄罗斯由于历史原因而对中国产生的不信任感,可以说俄民族骨子里那种固存的思想,尤其是地缘政治上的敏感,依旧是存在的。

  未来,或许也只有消除这些历史带来的问题,当下这种“蜜月期”才能长久而良好的保持下去,而目前,或许盲目乐观或悲观都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