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作文

时间:2021-08-31

精选声音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作文 篇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看着眼前古诗词集,耳畔不自觉想起了结营仪式上的最后一首吟诵的诗。书上红、黑、蓝笔所标记的平声字、仄声字及批注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在古诗词这条道路上,我定要走得更远。

  那是我初次接触到真正的吟诵。我们的老师是我国最后一位私塾老先生的学生。他将他毕生所学传授给了我们,“你们主要学习的是平江调,当然,其他的也会涉及到。现在我先读,你们可以试着听出那种韵味的,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就是平江调。”那声音铿锵有力,停顿分明,时而短促,时而悠长。因平仄的不同音韵而被区别开来,那声音带着一股儿中国传统的味道,别有一番韵味。吟诵的声音有些像唱歌,又不是,每个字的调子都有各自不同的起伏变化,抑扬顿挫,好听极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普通话调,有点像说话的那种感觉,但也要加上调子。”老师亲身示范着讲解道。他左手持一把扇子,右手拿了一卷书,来回踱着步,就像古代教书先生那般。

  自那以后,那声音就常在我耳畔,我因此与它结了缘。

  如今,我在奋力备战古诗词竞赛。每当我读起一首诗时,不由自主地便会用平江调轻轻吟出来,那样的调子已深入我的大脑,挥之不去,甚至使我忘记了如何规规矩矩地用普通话朗诵,一不小心,朗诵出来的诗都带了那么一点点调子。有次我与父母一同去吃晚餐,意外地发现餐馆墙壁上写着一首诗,其第一句便牢牢抓住了我的双眼,“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我不禁微微张唇,吟诵了起来,那是我在那所学校学过吟诵后第一次尝试着自己吟诵,以那中国传统的曲调,初次感受那调子从我口中吐出的感觉,那是我吟诵入门的第一首诗。此时,老师那时而短促有力,时而悠长婉转,时而慷慨激昂的吟诵声源源不断地在我耳畔响起,像细长的溪流,像宽阔无垠的草原,像无边无际的沙漠,又像连绵起伏的群山,那声音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般,如滔滔江水般要将我裹挟。我就这样沉浸于古诗词的意境中轻轻吟诵了起来。

  那天的吟诵好像与往日有些不同,更带来一种韵味,更为流畅,更是让我将诗词牢牢地刻在我的脑子里,猛地发觉,之前心不静,一心只顾找回调子,却忘了这平江调本身也是一种记诵诗词的好方法。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我心烦意乱之时,那声音又时常响起,仿佛是要抚平我那颗因急躁而乱跳的心,它自有一种安神的作用,不知为何,或许是因为我从中感受那种传统的韵味,或许是因为我仿佛听到了教书先生语重心长的文化引导,或许是因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折服,那声音竟常在我耳畔回响。

  我想,那中国特有的声音,那传统的韵味必将经久不衰,留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能够深入人心,那中国传统曲调一定能够“声”入人心!

声音作文 篇2

  大家期待已久的“新城好声音”比赛终于开始了,上周五中午休息时间,“新城好声音”第一期在庭院的跳台上拉开了帷幕。

  下课铃一响,大家就像潮水般地涌向楼下,把跳台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甚至有的同学都爬到了跳台上,兴奋地上蹿下跳,被老师赶下来了。因为空间不够,更多的同学则挤在教学楼过道栏杆上往下看(我就是其中之一)。

  “新城好声音”的主持人是六(2)班的沈亦濛,她说了一段开场白。接着,比赛开始,随着观众们的欢呼声,一位位选手依次登台表演。不过很快出现了问题——学校的麦克风和音响实在不争气,效果很差,选手们本来唱的还不错,可经过那糟糕的麦克风和音响,一下就变得非常难听,特别是快歌,声音都融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团“嗡嗡”声,再加上台下观众如雷的喧闹声,什么也听不清。例如,有一个选手唱的是周杰伦的《牛仔很忙》,这首歌节奏鲜明,速度非常的快,本来就很难唱,结果观众们听到的只有一堆模糊不清的声音,我听到最后几个音才知道这原来是《牛仔很忙》。

  我们班因为比较后,排在第二期,还没有比赛。我希望学校能尽快改善一下比赛的坏境及设备,换上一套好点的音响,或者转移到四楼报告厅进行比赛,同学们可以在教室里看转播。既然是评选“好声音”,就应该创造条件让选手充分发挥,让大家好好欣赏。

声音作文 篇3

  见惯了光华满月,完满无缺,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而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倾听人生的真谛。

  观遍了浩荡沧海,无端无涯,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倾听生命的奥秘。

  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倾听宇宙的深意。

  而后,生命以其厚重而真实的内涵,令心灵倾听宁静,于嘈杂中开辟智慧。

  弦月:在空缺中倾听声音

  很多人都喜欢十五的月亮,鲜明而完美。那种金属似的的光泽,紧紧地裹住你的神经,锁住你的思想,不留一点空隙。心灵缓缓地被光泽缠绕,眼里密匝地充斥着月光。所以,喜欢圆月的人爱冒险,爱开拓和占有。

  而弦月,如一个婴儿一般躺在深蓝的夜空里,只是洒下一点清辉,给夜增添一份宁静,一分朦胧。夜半,一个人靠着窗棂,不急不躁,用思绪去将弦月的空白填满,隐隐感觉月下的每一寸风景都融如了自己的思绪,恬淡自如。所以,会赏新月的人都是睿智的孤独者,追求着一份心境。

  其实,当我们在新月之下,流淌思绪时,已经倾听了人与自然相融的声音。

  细流:于无声处倾听声音

  一轮暖阳徐徐升起,光辉泻入雪白的海潮,浓烈而沉重,那厚厚的蓝色填满了眼睛,也固定了思想,就像一个偏执的小孩。大海,给人的印象只是无端无涯,没有一点容纳心灵的空间。

  而细流,生于山涧的青绿,每逢天真地秀,日月精华,集灵气于一身,绝无铅华修饰。闲暇的时候,在山间与一涓细流作伴,看见它经历过游荡山间的兴奋,一跃而起的绚烂,最终又化为平静。然后联想到自己的人生似乎也该像细流这样,找到真正的归宿。能懂细流的生命的人都是智者,都是真正洒脱的人。

  其实,当我们在大山之间,阅读生命时,已经倾听了生命历程的声音。

  空山:声音在心中

  古谚又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深山里云游的不一定时隐者,居住在闹市地不一定时凡人。

  在红尘的喧嚣里,完满依然可以让心灵遨游于空山;在功名利禄的嘈杂中,完满依然可以保持之间的一份心境。

  其实,当我们在红尘之中,笑看人生时,已经倾听了心灵遨游空山的声音。

  我们每天都接收者各种各样的声音,只是,心灵真正渴望的声音,常常在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