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稼先》的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重点:

关于《邓稼先》的优秀教学设计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

  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一:导入 新课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人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

  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 2月13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2、文体介绍:关于本问: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4、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三、订正词语:

  热泪盈眶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彷徨 殷红 殷切 鲜红 鲜为人知

  宰割 元勋 诞生 署名 挚友 奠基 难堪 妇孺皆知 孕育 签字 马革裹尸 颤抖 谣言 截然不同 筹划 邓稼先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成语积累: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四、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理解文中的小标题

  3.简单叙述六个部分的内容

  一)、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

  二)、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三)、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四)、作者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热泪满眶。为邓稼先而骄傲。

  五)、举例具体述写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巨大贡献。

  六)、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一历史背景;二生平简介;三人物对比;四感情震荡;五沙漠创业;六热情赞颂邓稼先是一个忠诚坦白、从不骄人、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一生的祖国的伟大儿子。

五、整体把握: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

  ⑥一封短短的信 ―――――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六、学习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第一部分:展示历史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人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看图片:

  问题: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作者在这里是要展现人物生活的历史背景,让邓稼先这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处于厚重的历史之中,突出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达出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