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目标解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定位在学生已了解物体排列的简单规律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的。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让学生在发现规律,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感受多种方法内在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体会数学的统一美,也使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感受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类按规律排列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游戏导入

  (一)游戏:猜手指

  1.游戏规则:伸出右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指,4是无名指,5是小拇指,数完后又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这样依次往下数,不要给老师看到,当你数到某个数时,让老师猜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

  2.学生数,老师猜。

  (二)设疑导入

  1.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设计了“猜手指”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对老师能快速正确地说出数字所在的手指感到惊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新课铺垫,轻松自然,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