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杯琴》苏教版教学设计(4)

时间:2021-08-31

六、自编乐曲,体验快乐

  1.尝试敲出简单的乐曲。

  2.小组里一起唱一唱。

  3.小组比赛,评选出优秀的合作小组。

  结束语:

  学生说说各自的见解

  学生可能:用的杯子是相同的,装了多少水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活动,发现音不同。

  学生活动,发现水越少,音就越高。

  学生将本小组的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把本组的节目表演给大家看。

  让学生说这节课所学内容

  播放排箫和编钟的影像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资料链接]杯琴是通过在杯子中放入一些水来决定发出的声音的。放入的水越多,发出的音就越低。相反,水越少,音就越高。做杯琴,需要八个一样的杯子,把它们排成一字形。在放杯子时,一定要保持杯子与杯子之间的距离,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不会被另一个杯子而吸收。最左边的是一个满水杯子,它是基音Do,依次向左边减水,音阶应该为Do, Re,Me,Fa,Sol,La,Se。刚开始音肯定不准,这样就要调整另外七个杯子中水的多少,我们可以用滴管来做加水和减水的工作。慢慢的调整好水的高低音后,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就可以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歌曲了。如果你没有7个同样的杯子,也没关系,只要用滴管少量调整。不过,不一样的杯子就不能再按照前面杯子的规律来放水了。

  教师弹奏音1、2、3、4、5、6、7,学生听音后根据音的高低加水或减水。

  小组选派一名成员做好每个杯中水有多少毫升的记录,直到把音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