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手》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同学发展为本”。《万能的手》是集唱歌、欣赏、创编于一体的综合课。这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节课设计成歌唱、创作、律动表示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同学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同学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同学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新鲜的学习感受,充沛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动、爱表示,这是他们的天性,而同学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肤浅的。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是在扮演活动中逐渐地进行渗透,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一起的体验、发现、发明来完成,从而感受音乐的美。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本课中设计了从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学唱《理发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和扮演唱《理发师》——认识勤劳的双手发明了美好的生活,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将体验音乐美、欣赏音乐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扮演《理发师》。

  2、 通过互动去了解双手的重要作用,从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

  3、 通过编创动作和扮演,培养同学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并激发同学热爱劳动的情感,体现劳动的快乐。

  教材分析:

  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历数了一双手的功劳,洗衣服等家务劳动,补图书、平操场等爱学校的劳动,拾麦穗、拔野草等生产劳动。真是样样事情都会做,因而得到爸爸的夸奖,使同学在歌唱中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旋律采用了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节奏型向配合,生动表示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和胜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