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社戏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尝试鉴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德育目标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三个人物的性格,体会农民及孩子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和分析《社戏》中夏夜行船、赵庄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体会景物、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好处,一同分享作者童年与乡村少年玩耍的乐趣;

  2、简要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等人的性格特征,归纳文章主旨;

  3、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难点

1、

  (1)看戏时间;

  (2)平桥乐土、寻船周折等与赵庄看戏的关系(铺垫);

  (3)有关京剧的常识(例如,老生、小旦、小生、老旦等,学生缺乏积累);

  (4)由于作品容量大,所以课时紧,任务重:既要培养学生默读、速读、朗读的能力,又要训练思考、理解及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

2、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设想兴趣教学:教学中紧紧抓住“看戏”这条线索,紧紧扣住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出童心童趣——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初一小学生,讲课一定要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谈话法”,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语言要委婉,调动阅读作品的兴趣。

  写作设计抓住这次学习典范作品的极好机会,安排一次“回忆童年往事”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人生的感情,进行团结、友爱、诚实等品质的自我教育。

  教具准备1、黑色识字板儿(长20cm宽10cm)10面2、竹笛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