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学设计范文(3)

时间:2021-08-31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 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 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 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 灵活运用字词。

  5、 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 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瀑布 黄鹂 浪费 关键 评理 可惜 整顿 分析 思索

  肺结核 聚精会神 两全其美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默写古诗。

  1、 限时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 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 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 齐背。

  三、造句。

  1、 出示词语:果然,如果……就……。

  2、 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 试着用两个词造句。

  4、 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 出示句子:

  (1) 哥哥不以为然 在声争辩道 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 烟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2) 弟弟很不服气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的 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 试填。

  3、 指名交流。

  4、 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 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 齐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 )。( ),( )。”这是( )代诗人( )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 ),后两句写了( )景,( )、( )、( )、( )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 ),并跑到村里找人( ),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 )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

  3、指名回答。

  4、师读,生听,并把答案记下来。

  5、 交流,订正。

  6、 齐答。

  六、阅读分析

  1、 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 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 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4、 说说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5、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再写下来。

  6、 交流,指名说。

  7、 师生评议。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