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敢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课文的第7自然段,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也就是童话要揭示的道理。

教具:

  课件

教程:

一.谈话导入 新课

  1.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 ,故事的题目是《小马过河》

  2. 质疑

  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请同学们认真听,看一看你提出的问题在故事中能找到答案吗?

  2. 听后你又知道了什么?

三.理清课文层次

  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可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那就是: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

  (一) 自读课文,思考后同桌讨论

  (二) 两次的结果怎样

四.精读课文重点段落

(一) 放动画片(1——6自然节)

  1. 师生看动画片

  2. 训练题

  ① 读句子填空

  老牛说河水( ),刚没小腿,能趟过去。小马( )跑到河边。

  松鼠说河水( ),淹死过他的伙伴,不能趟过去。小马( )收住脚步

  ② 看图思考讨论

  同是一条河,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③ 思维拓展

  假如你是小马,你该怎么办?

(二) 放动画片(7自然节)

  1. 师生边看边思考:

  小马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

  2. 理解句子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三)最后一节

  小马照妈妈的话下水实践了一下,结果怎样?

五.感情朗读课文

  1. 说明:老牛的话要读出毫不在意的语气,松鼠胆怯、很在意的语气,妈妈的话要读出亲切的语气

  2. 列举三者对话进行练读

  3. 随光碟练习朗读

  4. 学生自读课文

  5. 指名读课文

  6. 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难 老牛:河水浅 能趟过

  (第一次) 松鼠:河水深 不能趟过

  妈妈:水深浅 试一试

  实践 下了河 水不深不浅

  (第二次)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品味积累文章精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简析: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作者在选材上颇具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有传统在新的时代的得到了发扬光大。结合实际生活 ,体会身边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人文素养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

教学过程 :

一、 激情导入

二、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

  2、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用一句话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能换个角度为本文再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吗?

三、 品味探究

  (一) 朗读铺垫

  1、指名学生范读

  2、学生自主评价,总结朗读要领。

  3、学生相互挑战读

  4、教师范读片段,学生评价。

  (二) 学法指引

  ① 教师示范,提问题,学生解答

  ② 教师引导学法 “问题探究法”

  (三)、深入探究

  ①学生分组探究学习

  ②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引导的重点:

  A、理解主题,感悟亲情

  B、感悟积累精美语言

四、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读文章《三代》,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尊老爱幼。

  2、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成语、谚语、俗语、歌曲、诗歌、美文。

五、小结:

  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读通全文,整体感知全文。

  2.认识并理解词语,荷叶,小水珠,摇篮,亮晶晶,挺机坪,透明,翅膀,蹲在,笑嘻嘻等词。

  3.写两个字,是,朵。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有词语卡片的信封玻璃瓶尼龙纸

教学过程

1.揭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你能说说这荷花怎么样?(用上荷叶说话)。板书荷叶圆圆。

  2.初读全文

  师:这么美的一池荷叶引来了许多的伙伴,听听都有些谁。

  听范读。

  根据学生发言板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回答完毕后,出示。课件小动物。

  师:可爱吗?我们一起来招呼招呼他们吧?指名,齐读。

  师:自个儿大声读读课文,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想想还知道些什么?

  3.读通课文,学习词语

  指名试读。每一段2至4人,相机贴出词卡亮晶晶,停机坪,透明,翅膀,蹲,笑嘻嘻。

  师:我们能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相机板贴。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摇篮停机坪歌台凉台

  师:我们来认认黑板上这些词好吗?

  小朋友齐声轻声读,男女生分开读,开火车读。

  师:我让这些词回到课文中,并且都去掉了拼音,考考你们会读了吗?

  学生自个儿轻声读。

  师:想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开火车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词语卡片打上问号。

  师:小朋友这么多疑问,哪些小朋友们已经弄明白了。

  重点理解:透明,停机坪,蹲,摇篮,笑嘻嘻

  师把学生已经理解的词拿下,师:还有些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师:信封里是这节课学的词,同桌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如果你的同桌不会,就教他。

  4.写字:范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

  学生写字。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三个特色:

  1.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能够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每篇课文都是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每篇课文都是一块美玉,阅读时最忌零打碎打,整体感知全文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整体感知也是为仔细分析,品位部分重点词句段,做下铺垫。

  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体现在:看图说话,读书质疑,读中解疑。

  2.从以读为本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读得充分,读得有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能以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不是纯理性机械的分析。我常常这样问学生,你能看图说说荷花的样子吗?读了课文,你有不懂的地方吗?会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我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把握不准确,课堂生成没有充分发挥水平。以至学生的质疑只是为了质疑,使这一环节走过场了,没有为课堂提供方向。

  在安排学生读时,齐读过多,个别读太少,没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特色来。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相关文章:

1.【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

2.【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6篇

3.【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

4.【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10篇

5.【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9篇

6.【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九篇

7.【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

8.【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8篇

9.【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