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教学课件(4)

时间:2021-08-31

  ①学生独立解答。

  ②交流反馈。

  重点对比两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方法二:8000×(1+4.75%×5)=9900(元)

  说说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是怎样思考的。

  (3)教师:我们是如何计算利息的?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将例题及尝试练习略作调整,使得教学更有层次性,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10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下面是张叔叔2012年8月1日到银行存款时填写的存款凭证。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

  ①要知道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得知道什么?(根据回答出示银行存款利率表)

  ②存期半年,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③集体交流反馈。

  2.实际运用

  在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压岁钱吗?如果把这些压岁钱存起来,你打算怎么存,到时会得到多少利息?你准备怎么使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生活中的实例设计练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把握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课后调查(选做):

  (1)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定。

  (2)了解家里的储蓄情况,了解我国最新的储蓄利率的信息。

  【设计意图】课后调查,让课堂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