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优质教学课件

时间:2021-08-31

  货币银行学优质教学课件

一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三)授课对象:会计学

  (四)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七次课,约21学时

  (六)主讲教师:

  (七)指定教材:张尚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八)参考书目:1.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曹龙骐.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富华.货币银行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5.郑道平.货币银行学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二 课程性质

  《货币银行学》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课程教材。全书系统、全面地讲解货币金融理论的结构和内容,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注重对金融理论和实践在当代最新发展动态的介绍和分析。本书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特点,不仅适应课堂教学需要,而且适应在职人员自学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及考核方式

  教学目的:

  本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金融及其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金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

  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货币银行学的原理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为理论考核与平时综合考核两部分,两部分考核独立记分。理论考核部分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综合考核主要看学生出勤及课堂表现。其中,理论考核部分占70%,平时综合考核部分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