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优秀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导语:《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诫子书优秀教学反思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诫子书》教学反思

  今天去华辰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活动,讲授的是《诫子书》。这篇课文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的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学情有限,所接触的文言文又不多,加之本文在内容上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朗读——读出文言的韵味;译读——读懂文言的意味;赏读——读出文章的美点。同时采用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在弄清文章的意思的基础上,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准,时间设计也有问题,因此本节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译”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但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看似很顺利,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把握不到位,对文章的理解似是而非,并没有在取得预设的效果。

  2. 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细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少数人并没有跟上。

  3.在“读懂文言意味”这一板块中学生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的主问题是“思考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教儿子修身治学的?”这个主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我设想是学生能一层层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虽然在我的提示下学生能够梳理出来,但是由于给学生时间不够,显然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将这个问题弄清楚,弄透彻。

  通过这节课,我也思考了一些东西: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被自己的预设锁定,不能被自己设计的教学导纲限制。更不能被课堂教学模式限制。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有取舍,做到一课一得,注重课外阅读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要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诫子书》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诸葛亮的《诫子书》。这是一篇篇幅较短的文言文,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

  “诵读”和“积累知识”两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

  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讨论,有时都没有给学生自己考虑的时间就讨论,这样浪费了很多有价值的时间;另外,有些问题确实不值得小组讨论,而我不合时机的运用小组讨论,出现了课堂“懒散”的局面,如:让学生讨论课文译文,这就属于“画蛇添足”,多余之举。

  在今后的授课中,我一定会不断摸索,让小组讨论真正发挥它的实效性。

  拓展阅读:诫子书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诸葛亮的《诫子书》。(屏显:题目、作者)哪位同学能看着题目,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1:诸葛亮告诫儿子好好学习。 师:从题目中就能看出好好学习吗?

  生1:应该是警戒儿子要心静,不能烦躁。 师:哪位同学能直接解释一下题目?

  生2:我认为本文的题目就是警戒自己的孩子作为例子。 师:诫子就是警戒、告诫自己的孩子,书是什么意思? 众生:信。

  师:对,我们学过《答谢中书书》,“家书抵万金”。 师: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古代名人是喜欢写信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是古代家长教育的方式,我们知道的《傅雷家书》,大家课下可以读一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起去了解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父亲会对他八岁的儿子说些什么呢?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屏显:《诫子书》全文) 生3:(朗读全文)

  师:哪位同学能更正一下?

  生4:他第一个字就读错了,把夫(fú)君子之行读成了夫(fū)君子之行,遂(suì)成枯落读成了 遂(zhú) 成枯落。把淫慢则不能励精读成了精励。 师:遂(suì)成枯落,遂是什么意思? 众生:终于。

  师面向生3:希望你一定要记住。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 生5:(朗读全文) 师:订正一下。

  生6:夫(fú)不是夫(fū),遂(suì)不是遂(suí)。

  师:第一个字这两个音都有,做句首发语词时我们要读二声夫(fú),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生7::(朗读全文)

  师:读得很好,请同学们小组内比赛,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互相更正一下。 生读

  师:读完就停下,我们齐读一遍。 众生齐读

  师:文言文的.翻译是一项很扎实的基本功,请同学们小组或同桌合作翻译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圈画不理解的地方共同讨论。 (学生组内合作翻译,师巡视指导。)

  师: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是不好翻译。同学们在翻译讨论时,你觉得有哪些不好翻译的地方?

  生8:非淡泊无以明志

  师:有哪个同学帮忙解决一下?

  生9:我认为非淡泊无以明志,就是在对待功名利禄时要有一颗淡泊的心。 师: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在翻译时最好保持原来的句式,怎么翻译最好,哪个同学帮下忙?

  生10:恬静寡欲才能表明自己的崇高的志向。 师:这是双重否定句吗? 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