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张爱玲:其作品命运坎坷,曾被视为反动文学(3)

时间:2021-08-31

  张爱玲被重新发现,无疑是当代文学中一个典型的事件。李兆忠说:“张爱玲特殊的文学创作,是吸引爱好者的主要原因。在经历了特殊年代之后,人们发现,真正好的文学,还是这样延续着传统文脉的文学。张爱玲在台湾很受欢迎,影响力也不小,比如白先勇,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张爱玲风格。而开放以后,大陆的文学受台湾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张爱玲受到大陆读者的喜欢,也就顺理成章。”

  文脉,看起来是个很复杂也很深奥的词,但对于读者来说,无非是一种阅读的体验,一种情感上的亲切。李兆忠说:“在虚无主义的道路上狂奔数十年之后,才发现我们的文脉不能断了。那个时代,文脉回归,同时中国文学也开始再一次吸收西方现代派的文学艺术,但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张爱玲他们,对于西方现代派的吸收,要比当代作家好得多,因为他们有根,传统的血脉还在,他们基于这个血脉,以西方文学为养料,把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读者读起来毫无隔膜。而当代作家,许多还只是模仿。”

年轻人更接受

  带着古典和现代的双重色彩,张爱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偶像,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年纪更长的人们,喜欢她的作品的人,显然要少。李兆忠说:“这是正常的,年轻人,80后、90后可能更容易和张爱玲的作品亲近,而我们这一代,还是有些代沟的。”

  代沟的产生,不在于年龄和时间,而在于文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李兆忠说:“我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教育,和传统、西方现代主义都是隔绝的。看到听到学到的,都是单一的价值。而年轻人不同,他们一开始就可以读到大部分的好东西,也没有受过庸俗社会学的毒害,因此,更能够理解张爱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