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为何要嫁给有七个女人的大汉奸胡兰成(5)

时间:2021-08-31

  胡兰成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没有附丽于社会的人伦生活,反而多次为自己的薄幸、无情、自恋辩解。他自我标榜的审美生活不足以延伸到社会的伦理叙事或说历史叙事。因此,即使今天大陆社会和台湾社会以宽广的胸怀接受了他,他的言路思路仍不足以服务于社会全体,而多半是打动文学的个体心智。让才子发现才子,让佳人恋惜自己。固然,在一个泯灭个性的站队潮流里,胡兰成的才思值得流连;但从胡兰成的灵智世界走向社会,维护并加持群己权界,仍是今天我们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难题。

  对于胡兰成,也许当时人比今人更为明白人生世界的某种真实。胡的同僚、汪伪政权的金雄白曾写有《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他感慨说:“其中人物,除了极少数有些学识,有些抱负,尚不失为有志想创造时势者而外,其他都不过是依违其间,夤缘谋食,尽管有些人侥幸得志,而好梦易醒,竟是黄粱未熟!我一生所目击的芸芸众生之中,都逃不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命运。”

  公正地说,胡兰成一生的轨迹,近乎法国小说角色于连和中国现实人物余秋雨的混合,只是他并无秋雨大师这样长达几十年的“好运”。好在胡兰成的文字还有着一个聪明人的才思和趣味,隔了时空的距离阅读胡兰成,他比秋雨大师显得空灵。在今天开放的世界里,他是聊备一格的存在,文学唯美的心智可以去听听胡兰成。张爱玲人物评价:

  1961年,夏志清在其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影响深远,尤其对张爱玲倍加推崇。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但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他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凤凰网)  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

  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