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7)

时间:2021-08-31

  第二层:(11~13句):又举例,从反面说明“万钟”亦不应受之。

  优厚俸禄是指“华丽的住宅、大小老婆的侍奉、熟识穷朋友的感激,然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先前宁肯死也不接受决定生死的“一箪食”、“一豆羹”,而现在却不顾廉耻地接受了所谓的“万钟”,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而无论哪个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于是两次举例论证的运用,是从正反两方面再次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第三层(14句):归纳本节,照应开头。本心是指“我固有之”的“羞恶之心”,是“义”,是“善”的本性。

  (三)疑难探究:

  《鱼我所欲也》一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本文的论点是舍生取义。稳重举鱼、熊掌面前取舍,行人,乞丐在生与义面前取舍,贪图享受者舍义取生等都是围绕这一观点论证的。在鱼和熊掌面前,舍鱼记即取生;而熊掌即取义,用比喻来论证观点。

  得出论点以后,又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不苟且偷生,位取义而死,从正面论述。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们就会失去义而苟且偷生,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发人深省。贤者舍生取义,发于本心,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接着作者列举了行人,乞丐在一箪食,一豆羹与生死面前的取舍,舍生而取义,用普通人。乞丐论证了观点,然后作者又列举贪图享受者在万钟、妻妾面前舍义的表现,从反面论证舍生取义之人的羞恶无耻。  总之,作者从自身舍生取义议论开来,列举社会上种种人面对生与义的抉择,表明了人的生命价值的意义在于舍生取义。

  五、中心思想:

  本文论述了孟子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同时也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

  六、写作特点:

  1.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

  2.排比的使用(13句)加强了气势,增强感情,显出义正词严,理直气壮之意。

  3.比喻的使用使深刻的道理被说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4.大量对比的使用,让人印象深刻、说服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