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历史的脸谱》摘要(3)

时间:2021-08-31

  四、失落的艺术

  ——《城市病》(绘图:城市生活是:呼吸二手空气,饮用三流的水,但觉得自己有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可怜的艺术,一会儿被拉入学理领域,一会儿被拉入政治范畴,一会儿被拉入娱乐圈,一会儿被拉入古董拍卖行的价码之间,一会儿被拉入茶后饭余的闲谈之中,始终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地位。

  ——《可怜的艺术》

  塞尚说,一幅画,只是眼睛的节日、色彩的逻辑,其他逻辑也许包藏在里边,但艺术家不会去依顺,一依顺,他就完了。

  ——《欣赏者的眼睛》

  (绘图:……如同女人对她所倾心的浪子……不能依顺。一依顺,就完了。

  艺术思维只沉湎于那些“永远重要却永远没有结论的人生课题,这话是十九世纪俄罗斯学者别林斯基说的。……我说:“我把找到了结论的课题交给课堂,把找得到结论的课题交给学术,把找不到结论的课题交给散文。”

  ——《艺术思维》

  大而言之,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渔夫究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可能是,但又都不是,两相驳难,没有止境。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中,伽利略应该不应该向教廷忏悔?两种意见势均力敌,如果有了一个偏向,就立即降低了作品的层次。再如,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不是应该走向婚姻?他们的爱情那么纯净,当然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但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宝玉没有做丈夫的任何素质,林黛玉没有做妻子的丝毫准备,因此显而易见,他们如果结婚将会亲手埋葬爱情。那么,究竟是不是应该走向婚姻,也是一个彻底的两难。

  有人会说,如果找不到答案,还写它干什么?艺术家会说,如果有明确的答案,还写它干什么?

  ——《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