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历史的脸谱》摘要

时间:2021-08-31

余秋雨《历史的脸谱》内容简介】

  伪精英的主要姿态是反对巨俗、鄙视流行、抵拒沟通、抵拒传媒,而真精英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倒这一切界限,为民众承担责任。

  现在已有不少学者在讨论,我们今天在人文坚持上究竟要坚持一些什么?是儒家学说中的哪几条教诲,还是西方文明的哪几条原则?是高雅的情操风度,还是传统的处世哲学?

  在我看来,这样的讨论应该是有意义的,可惜常常流于学究式的逻辑归纳,与社会的实际状况和接受可能隔了一层。

【余秋雨《历史的脸谱》摘要】

  一、追问与感悟

  人类精神的起点和归宿,都是童话

  不同的是,天真的孩子常常把童话看成真事,智慧的老人喜欢把真事看成童话。

  ……其实,童话不仅仅属于儿童,我们看一个成年人是否可爱,就看在他的心里还装着多少童话。

  ——《童话》

  有的书太轻薄,无视于中华文明的长寿;有的书很厚重,得力于中华文明的长寿;有的书最神秘,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寿。真有第三种书吗?有,《周易》、《老子》、《论语》。

  ——《三本书》

  这些现象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剧本中福斯塔夫的一句话:“学问是一堆被魔鬼看守着的黄金。”我可以补充一句:因为这堆黄金比较珍贵,会让每一个想得到的人都着一点魔,再让其中一部分直接变成魔鬼。

  ——《魔鬼看守的黄金》

  他们由此获得共识,认为智者对于知识应保持以下三种态度:一、需要时懂得到哪里去找;二、对各种知识作出严格的评估、选择;三、明白任何知识都不等同于真理,而我们热爱的只是真理。

  ——《唯有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