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都江堰》教学设计(鲁教版)(3)

时间:2021-08-31

  (五)本文的主旨探讨及本文的在构思上的独到之处

  明确:本文由都江堰来审视李冰,由李冰来体悟历史文化。本文说是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写李冰,又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文化。体现文化散文的内涵,即在古迹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寻根意识。

  (六)本文的写作风格

  1、用游记的方式,文化视角进行文化思考,将人、自然、历史交融在一起

  2、语言特点:语言洁净活泼富灵动性。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对比手法的应用

  (七)拓展应用

  ★片段作文:你如何评价都江堰和李冰?

 (八)课堂小结:都江堰是朴实无华的,宛如一位只知奉献毫无所求的母亲;李冰是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坚定的信念执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钦佩的责任感。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正是有了都江堰这样默默无闻的大批工程,有了李冰这样为民请命的无数仁人志士,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延续,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

 (九)作业:根据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历史上的文明古迹,要有自己的感受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起了点拨引路的作用,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 惯,让学生筛选文中有效信息进行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了阅读理解题解题方法的讲解;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做到师生互动,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