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独特的理性反思(3)

时间:2021-08-31

  3、追寻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家以现代理性和人文精神,试图在历史残简中捡拾一块碎片,踏着文明的足迹寻找其中凝聚的中华文化的精髓。《笔墨祭》中,作者借祭奠毛笔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吟咏:“毛笔书法是一种超纯超净的心灵外化形式,天地之间恐怕再也找不出比毛笔书法更能直接而又真纯地与人的生命沟通对话的艺术形式了,毛笔文化的失落,无疑使人类文明失去了一块芳草地。”在对毛笔文化在现当代的地位价值作了概括的同时,又进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古为今用”式的扬弃。《青云谱随想》中,余秋雨表示特别喜欢疯疯癫癫的徐渭、石涛、朱耷等等,而不喜欢舒适得难以看得出个体精神状况的唐朝画家周舫。他从艺术入手肯定个性张扬的创作否定笔墨趣味的单纯追求,另外,如《白发苏州》、《千年庭院》等也都体现出作者欲对传统文化作科学理性扬弃的尝试,这可以说是余秋雨一直努力的方向。

  所以,作家四处漫游的脚印总是抬得很不轻松,他总紧蹙双眉,目光深邃而迷离,每一次的出发和寻找既是源于一个现代人难以逃脱的漂泊感,又是他听从心灵的家园的呼唤必然的结果,面对现代的喧嚣和浮躁,他选择了徜徉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对传统作反思,蕴涵着执著深沉的家国之恋和民族文化之爱;他把思考一直深入到中华文明的根底,在与历史文化精魂的对话中,试图从中呼唤出一种健全的现代的理性的、能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前途不断提供动力的文明,也以次超越自己和众多漂泊无依的现代灵魂,实现民族文化人格和伦理道德的再造。

  曾有学者认为,“余秋雨的理性精神是对一般愤世嫉俗的超越,表达了一种文化建设的精神、一种培养文明的精神。”[3]将其延伸,笔者认为,这更是中国大陆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发展使作家兼负了一种求索的目光,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寻根和其后的反思更使余秋雨对传统文化在温和的眷恋中多了一份清醒和自信,以理性的思辨对传统文化进行冷静剖析,在体味、诘问中进行深刻反思。所以他反思的目的是“扬弃传统文化,思考着如何实现古老华夏文明的现代转化,为中华文明的生命与前途寻找正确坐标,指导未来。”[4] 正如余秋雨在解释《道士塔》的文化底蕴时说,“至少有一个原始的主题目: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个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他呼喊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