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岳阳楼记教案(2)

时间:2021-08-31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导朗读。 听录音,要求注意字音、停顿和语调的高低抑扬

  ⑴读准字音(出示课件)

  ⑵注意节奏。

  提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

  学生甲: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已: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丙: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甲与丙的节奏停顿都没有错,没有读破句,只是粗细的区别。

  学生己的节奏停顿明显错误。“刻……诗赋”而不是“刻唐贤”意义不

  清。“于其上”是介宾短语,不可拆开。节奏错误说明学生己对文意不

  够理解,应通过多读、多思,琅琅上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师讲:本文骈散结合。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以外,统称散句。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⑶生分不同形式的读课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

  2、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⑴积累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一: 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

  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通假字。

  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词类活用。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古今异义。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⑵重点句子。(出示课件)

  ⑶小组内疏通全文意思。

  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