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文学评析(4)

时间:2021-08-31

  五、亮点纷呈 淡浓相宜

  1、化抽象为直观。小学生对抽象的事物不容易理解,而对直观的事物较容易理解,尤其是古诗,内容少,更抽象,再加上古诗与现在的年代又有较大的距离,故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特地创设了一定的情景,主要是录音、幻灯片、语言的直观描述,旨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走进诗的本身,充分去感受诗的意境,走近诗人,真正地体验其人、其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才能更积极的思维,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悟。比如对于“淡妆浓抹”的理解,教师就是利用了两张图片,把很难讲清的意思通过直观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巧妙地化解在了精心的设计之中。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从古诗积累的角度看是很有道理的。正因为有积累,才有可能厚积而勃发。在上课前的交流中,师生对话时,复习了所学的古诗,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形成积累。在课堂中,老师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朗读古诗,初读、自由读,理解中读,理解后读、配乐诵读等等,力求让学生达到熟能成诵的境地,形成新的积累。此外,在课后延伸中,老师又找了其他描写西湖的诗,鼓励学生去读一读,诵一诵,并让他们课后去搜集相关的古诗,这样又让他们有了古诗积累新的材料,拓展了文本。课外拓展的环节内容充实,使学生对西湖的美景不只是停留在一篇诗文之中,而是引领他们阅读收集更多美好的诗文,从心底生发出涓涓的情愫,诗歌的教学,正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

  值得商榷之处:

  一:练笔点的设计是否可以挪位?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写的训练主要还是针对一二两句诗句来展开的,那么就在整体了解两句诗句之后马上进行练笔,这样更有针对性,时机也更恰当。

  二、在教学中,应该在时间分配上做到前紧后松,这样便于在拓展上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在诗歌整体指导朗读时,还可以说说苏轼为西湖所作的贡献,让学生变换角色,入情入境地当一回诗人,看着自己为西湖所做的努力都一一实现了,仿佛看到了一个淡妆浓抹的西施,那心里该是怎么样的喜悦和自豪啊!

  三、诗歌的读更要凸显出来,中段诗歌的教学,还是要落脚在读上,不要让过多的图片和深度理解诗意而冲淡了浓浓的读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