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乡愁解释

时间:2021-08-31

  《乡愁》这首诗是由诗人席慕蓉写于1982年。这首诗写了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下面是关于席慕容的乡愁解释的内容,欢迎阅读!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详细解读席慕容的乡愁

  一谈到“乡愁”诗人,我相信绝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余光中。其实,除了余光中之外,还有很多诗人作品中关于乡愁的作品写的相当的出色,例如郑愁予,于右任等等,当然,还少不了席慕容。席慕容作品中的乡愁有和余光中等人的相同之处,更加有与他们不同的独特之处。

  首先从两位诗人的背景来看:席慕容,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迁至香港,1954年随家飘落台湾。直到1989年才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大草原。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而另外一位诗人余光中,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1949年赴台,随后长期时间留在台湾,1971年返回大陆。这两位诗人,他们的祖籍和出生地都在大陆,并且在内地生活了数年,在他们的记忆中,不管身处何处,大陆始终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家乡,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他们的那份乡愁,自然就不可避免地会包含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故乡——祖国大陆的乡愁。在席慕容的乡愁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体现了这一共同点,一个是,含有中国古典文化意味的意象的使用,另一个是,对于古典诗词语句的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