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自然适意的人生态度(3)

时间:2021-08-31

  王维虽然少年成名,游历于诸王间,但他并不恃才傲物,他内心向往“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冲突、没有烦恼的尘外世界(即早年已心向往之的‘桃源仙境’)”。他19岁时作《桃源行》,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仙境,诗人取材于自然,融入自己的想象,并升华感悟,达到“自然丘壑内营”的境地,意象比陶诗更加精美闲适。可见在少年王维的心中,对自然适意的生活早就有过大致的构想,只是还没有实现罢了。他的从政,可以说更多的是为实现这种神仙般的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他没有李白强烈的济世愿望与杜甫执著的忧国情怀,甚至也不如高、岑两位在政治理想上表现的激昂。他虽奏不平之音,对不学无术而世袭高官的贵族子弟进行讥讽“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对被埋没的贤人深表同情“吾贱不及议,斯人竟谁论”,但这类诗数量既少,批判力度又远不能与阮籍、左思、鲍照等人的同类诗作相比。王维性情温润儒雅,恬淡自然,毫无争竞躁戾之气,追求一种闲散适意的生活方式。即使在被贬期间也不例外。

  从王维一些风格萧散悠远的诗中,透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试营”。隐逸在他身上,没有了否定、制衡现实政治的积极意义,而成了一种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渴望。在他弃官隐居淇上时,他的隐居生活是相当恬静的,看不出一点贬官的失意。他在“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的田园风光中“荆扉乘昼关”,表现出自己欲在恬淡静谧的环境中怡养性情、忘却仕途烦恼的意愿。另一首表现隐居生活的《归嵩山作》中,王维更是将闲适之趣、淡泊之味充溢于字里行间,尤其是颔联“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对流水和飞鸟的描写,实乃托物寄情,写出自己归山的悠然自得之情。这一时期的田园诗作大多类此,宁静、优美,表现出恬淡美好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