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原文及注释

时间:2021-08-31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是北宋王安石所作奏议。全文以扬为抑,褒中有贬,在探究北宋立国以来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原因的同时,剖析了宋仁宗统治时的种种弊病;透过“百年无事”的表象揭示出危机四伏的实质,犀利地指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危害;并就吏治、教育、科举、农业、财政、军事等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文章条理清晰,措辞委婉,情感恳切坦诚,是历代奏议中的佳作。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原文及注释

  王安石

  题解:百年:指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凡一百余年。札子,当时大臣用以向皇帝进言议事的一种文体。

  原文、注释:(“注释”待传)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享有国家。指在位掌权)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受。这里为自谦之词)圣问,迫于日晷(音轨。日晷指按照日影移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这里指时间),不敢久留,语不及悉(详尽),遂辞而退。窃惟念(我私下想。和下文“伏惟”意思相同)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皇帝亲近的大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即冒昧,鲁莽,轻率。此为自谦之词)而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本身具有)上智(极高的智慧)独见之明,而周(全面)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扞(同“捍”,抵抗)夷狄,内以平中国(指中原地区)。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指宋太祖收回节度使的兵权),诛贪残之官吏,躬(亲自)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使老百姓得到平安和利益。元元,老百姓)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失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