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陶渊明?(4)

时间:2021-08-31

 

 

  题主这样想不黑暗,因为陶渊明也是人,是个人思想都有复杂性和矛盾的地方。语文老师只说他淡泊名利,估计是因为无法说完这个诗人吧,毕竟,我们课本里学的他的诗文基本上都表现他的田园生活,淡泊名利坚持本性之类的方面。而语文老师和课堂只能让学生有些初… 显示全部

  题主这样想不黑暗,因为陶渊明也是人,是个人思想都有复杂性和矛盾的地方。语文老师只说他淡泊名利,估计是因为无法说完这个诗人吧,毕竟,我们课本里学的他的诗文基本上都表现他的田园生活,淡泊名利坚持本性之类的方面。而语文老师和课堂只能让学生有些初步了解,所以老师顶多说说其实陶渊明当初济世理想未实现,隐居后也没完全平静。比如那句“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其他的她或他想讲,不知要花多少时间。

  不过如果找本他的诗文集,看看他的其他作品,你会发现陶潜更多的方面。比如他的隐居不是说一点不关心外面的世界的那种,他其实还是有关心的。还比如隐居这个事,说他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点过,你想想看,是个人,有个理想和愿望没实现,怎么会不难受呢?多少是有情绪的。而且他后来也有些诗里,说自己的选择让孩子挨饿了,他惭愧;说少有人理解他,心里孤独。说饮酒多不好但是自己戒不掉,他自嘲。这些情绪让人读了亲切,不是因为他伟大,是因为他写出一个人面对生活时真实的情感心态。

  但是说他靠隐居掩盖这个念头,倒不至于。他的性格静,直,本来就不太适合官场,选择归田园,顺应内心有什么不好呢。这就好比,现在你是个刚到社会闯荡的青年,满脑热血,想着我要建功立业我要做多好的成绩,可是真遇到现实,发现你并不适合闯荡拼命,所以退回去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生活了,这样就不对?这样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和敌意?我觉得没什么,个人选择值得尊重。况且陶渊明面对的是官场和乱世,那更复杂。  最后,我也有过你说的这种想法,不过后来读了他的诗文,见识到他的更多方面,慢慢从当初老师反复说的不同流合污淡泊名利中走出来,反而更欣赏和敬佩的是他的真实,和那种面对人生中的不顺,隐约的自嘲幽默,还有坚守本初的毅力。

  人生在世,我们何必老是活在别人的评价和希望里?做做自己,也不多亏欠别人,就挺好。老师说的话一多,学生感觉反感和怀疑,太正常。但推荐你看看他的诗文集,会让人发现更多更值得了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