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信仰是怎样的(4)

时间:2021-08-31

  三

  以祭祀为中心的崇教信仰。周代,祭祀的宗教仪式已经被日益上升的礼仪形式所掩盖,宗教思维却转化为一种对祖先的真诚景仰,对神灵的真切敬畏。周社会有许多的祭祀活动,如有郊祭、禘祭、社祭等,《诗经》中大量是以祭祀为主的诗歌。祭祀活动在古代社会中处处存在,如婚嫁,祭天,祭神,祭祖先等都对于内心深处的美好事物的祈祷。举行祭祀活动时,人们往往是因现实中有不解决的,或即将到来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期望而举行的仪式。《诗经·周颂》部分都是以祭祀为主的诗文,《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等以祭祀文王功德之诗篇。“济济多士,秉文之德”,“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这此祭祀诗歌中,句句充满了对文天功德的赞美之情。

  信仰产生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通过祭祀这种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希求摆脱残酷现实。如《小雅·云汉》这是一首写周王祈雨的诗,“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特。圭璧既卒,宁莫我听?旱既大甚,蕴隆虫虫。”等写出祭神祈雨的原因。朱熹《诗集传》对此诗说:“群公先正,但言其不见助,至父母先祖则以恩望之矣,所谓垂涕泣而道之也。”诗中通过反复强调旱情的严重性,来表达祈雨者的忧心之情。纵观全诗,此场大旱可谓的人类的灭顶之灾,面对这场可怕的灾害,心中万分惊恐、无助,只好通过举行祭祀活动,对虚无飘渺的上帝和神灵进行乞求,以盼得到上帝和神灵的救助。这种心里活动产生的祭祀行,我个人认为即是宗教的一种祭祀信仰。另祭祀不仅是为了取悦于神灵,《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絮尔牛羊,以往蒸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枋,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诗中写统治者从农业中获得大量粮食,因而做酒食,供祭祀,向鬼神祈求无餍的幸福。是一首周王祭祀祖先的祭祀乐歌。另外祭祀在周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举行祭祀活动情时,都是具有一种身份地位的人方主持,如《国风》中《豳风·七月》所描述的,普通民众,只有在年终岁末的时候“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参加作为宗子的家族长主持的祭祀。  综上所述,《诗经》中由最初把对原始生产资料产生的欲望追求,寄托于控制动植物的身上,这种欲望追求即是对动植物产生的一种信仰——图腾信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所追求的精神进而由动植物发展到鬼神,天命、王权信仰,再至最后的以祭祀为中心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都是随着《诗经》所处的社会不断发展变迁而产生不同的信仰内涵。每一种新的思想内容的形成,即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诗经》中所表达出的思想,许多名家有不同论断。其中影响最深的孔子著作《论语》中多处提到“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等这样的名句。[7]通过对《诗经》中思想的探究中,人类最先是从图腾信仰、祖先崇拜、鬼神、祭祀带有迷信色彩的信仰崇拜到天命、王权等信仰也都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