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解说(3)

时间:2021-08-31

  If a man does not learn, he cannot know his duty towards his neighbor.

  (少年)人如果不(努力)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为人民服务及济世救国的)道理。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He who is the son of a man, when he is young, should attach himself to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and practise ceremonial usages.

  为人后代,当少年之时,(应当)亲近老师(和长者),广交贤友(和仁者),讲习礼节(道德)之事宜。

  注解:

  英语用一个长句翻译了原汉语的四个短句,我称之为“并句或合句”,(Unification)。把英语的长句译成汉语时我们常常用分句拆开来译,也就是“长句拆译”(Division)。此外,这里还涉及到另一重要的翻译技巧“分清主从”(Subordination)。实际上,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翻译长句时,经常需要把各种翻译技巧结合起来使用,才能产生出“信、达、雅”的产品。有人说翻译工作就是对原创作品进行美化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当然不能背离原著的基本思想。大作家的作品往往有多种译本,或许是与这个有关吧!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Hsiang, at nine years of age, could warm (his parent's) bed.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敬父母亲),(在天寒地冻时)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枕席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

  注解:括号内那么多的内容都是“增益”。可见“增益”这种翻译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从事文学的翻译工作者不仅仅精通两国语言,对两个国家的概况,历史、风俗习惯及地理气候等都要通晓(至少有一定的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应该多多益善!所以也不妨说从事翻译的人是位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