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解说(2)

时间:2021-08-31

  and when her child would not learn, she broke the shuttle from the loom.

  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就生气地割断(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教诫孟子只有日积月累地学习,方有进益。)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Tou of the Swallow Hills had the right method

  (五代)窦禹钧(教诲儿子)有良好的方法。

  He taught five son, each of whom raised the family reputation.

  他(所教导)的五个儿子,(学而优则仕,)美名远扬(天下。)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To feed without teaching, is the father's fault.

  ( 生养了)子女(却)不加以教诲,(这是)做父亲的过错。

  To teach without severity, is the teacher's laziness.

  教育(学生)不能因为(老师的)懒惰而不严格(要求。)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If the child does not learn, this is not as it should be.

  少年儿童不(努力)学习,(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是不应该的。

  讲解:

  括号里的内容是增益.This=从社会发展角度讲If he does not learn while young, what will he be when old ? 如果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不读书不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还能有所作为吗?

  讲解:在“while young”及“ when old ”之间省略了he is。这种翻译技巧称为“省略法”。在有些从句中可以省略句中的主语及be 动词。在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往往把含义补回来。我们不妨可以“增益”一下。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If jade is not polished, it cannot become a thing of use.

  美玉如果不(经过)雕刻打磨,就不可能变成(精美的)玉器。

  解说:英语的词序原先是“如果美玉……”,现译为汉语词序变为:“美玉如果”。在双语对译时把词序重新安排调整,这种翻译技巧叫做“词序调整”(Inversion)。也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接近目标语的行文习惯,避免过分生硬。